首頁 科幻

樊良湖之隨風而去

第十五章 江南之亂

樊良湖之隨風而去 傳余 2281 2022-08-31 10:13:33

  自東晉南遷以后,江南地區(qū)的政治和民生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里,這些世家大族享有很多的特權,在官場上,他們有舉薦人才的權力,在刑罰上,他們有享受豁免的權利,在土地上,他們有侵占大量田產(chǎn)的權利,世家大族在所有方面都凌駕于庶民之上,早已習慣了權貴階層的優(yōu)越感。

  然而自從大隋統(tǒng)一了華夏之后,這些特權都被推翻了。首先,江南地區(qū)所有的郡縣官員經(jīng)科舉考試合格后由隋朝中央統(tǒng)一任命,這剝奪了他們舉薦人才的權利。其次,所有世家大族有犯法者,與庶民同罪。第三,實行均田制,沒收世家大族長期占有的土地分配給農(nóng)民耕種。

  這一系列的措施,無一不是奔著根除世家大族維系了幾百年的既得利益去的。由于這些措施實施的太過猛烈,因此,遭到了所有舊的世家大族的聯(lián)合反抗。

  當朝廷頒布《五教》律令,并在江南地區(qū)強制推行的時候,世家大族們就利用百姓對《五教》的埋怨之心,再散布謠言說朝廷要將南方的百姓全部遷徙到關中去,以此來煽動江南百姓的反抗情緒,于是江南各地在世家大族的帶領下紛紛發(fā)生了叛亂。

  秦王楊俊剛想有一番作為,沒想到江南就亂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一生崇佛禮佛的他,并沒有指揮軍隊的那種揮斥方遒的能力,也沒有平定江南叛亂的計謀和膽略,當他準備派人去父皇那里告知軍情并希望父皇能征調一位大將軍前來鎮(zhèn)壓叛亂的時候,有位將軍已經(jīng)奉命率領了一支十萬人的水陸大軍前來支援。

  這位將軍不是賀若弼大人,而是去年滅陳之戰(zhàn)時為了配合長江下游的楊廣、韓擒虎以及賀若弼的渡江行動而在長江中上游與陳國水軍展開激烈水戰(zhàn)的楊素楊大人!楊素作戰(zhàn)勇猛,身先士卒,當他站在“五牙艦”的船頭指揮時,連陳國的軍民見了都驚呼其為“江神”!

  由于長江下游已經(jīng)被叛軍封鎖,為了不打草驚蛇,給叛軍一個出其不意,這十萬水陸大軍是從內陸經(jīng)淮河后沿著古邗溝南下而來。

  從對廣陵一帶的熟悉程度來說,曾經(jīng)鎮(zhèn)守廣陵的賀若弼應該是這次領兵的最合適人選,但是自南陳被滅之后,賀若弼數(shù)次與韓擒虎爭功,雖然隋帝沒有怪罪,不過在其心里賀若弼已經(jīng)顯得有些居功自傲了,如若再讓其領兵獲得戰(zhàn)功,其眼里不知道還有沒有他這個皇帝,于是,隋帝權衡之下就將兵符交給了楊素。一來,楊素的威信不在賀若弼之下,二來,楊素從不爭功,即使被賀若弼蔑稱為“只是猛將,而非謀將”也從未與賀若弼爭辯。這樣的人,要么是大忠之臣,要么就是大奸之臣,而皇帝此時選擇了相信前者。

  此次隋帝如此迅速的派遣楊素率領大軍南下?lián)P州,是因為分布在江南各地的朝廷耳目第一時間就將叛亂的消息報告給了朝廷,隋帝知道自己的三兒子楊俊沒有能力和魄力來擔當平叛的重任,于是沒等提前告訴楊俊,就火速派遣了內史令兼越國公楊素率領大軍前往揚州準備平叛。

  當楊素的水陸大軍行至樊良湖時,突遇大霧而不能前行,無奈之下,楊素命令大軍臨時駐扎在樊良湖的北岸。

  “此地是何處?”楊素問隨軍的幾位將領。

  “大人,此地乃樊良湖,屬廣陵郡高郵縣,此地離廣陵還有百里。三年前,末將曾經(jīng)與賀若大人在此藏船練兵?!彼畮煷蠖级絹碜o兒答道。

  “哦?!地圖拿來我看看!”

  楊素命人打開地圖,隨軍的其他幾位將領來護兒、史萬歲、麥鐵杖和李景等人也一起圍上來研究著地形。

  楊素既然能被皇帝委以重任擔任此次行動的行軍元帥,隋帝自然是看重了其戰(zhàn)略眼光和軍事指揮才能不在賀若弼之下,既然當年賀若弼能發(fā)現(xiàn)樊良湖的戰(zhàn)略地位,那么此次楊素自然也能洞察到樊良湖的戰(zhàn)略價值。

  楊素對地圖經(jīng)過一番觀察之后,覺得在樊良湖畔扎營,既可以訓練水軍,又可以操練陸軍,而且離長江還有一段距離,不至于被江南叛軍察覺,的確是練兵場的不二之選!

  有了良策之后,楊素命令道:“傳令下去,大軍暫緩拔營,霧散之后,在樊良湖就地練兵備戰(zhàn)!”

  眾將抱拳齊聲道:“諾!”

  聽說楊素率軍駐扎在樊良湖,秦王楊俊不顧自己是隋帝的三皇子,以及都督揚州諸軍事的揚州總管的身份,乘了一艘船從廣陵城東門外沿著古邗溝北上抵達樊良湖親自請見楊素。

  楊素見秦王如此屈尊前來,甚為感動,立即與楊俊商討平定江南叛亂之策。

  楊俊被這么迅速的軍事調動所折服,面對楊素,他感嘆道:“幸虧楊大人來得及時,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我雖然身處廣陵,卻不能察覺到江南的叛亂,只知道一味苦等智顗大師前來弘法,差點誤了軍機大事,實在是不配做揚州總管!”

  楊素安慰他說:“秦王不必自責!”

  楊素本想接著說,“陛下派秦王來揚州任總管,本意也是希望您的仁恕之心能夠化解江南士族百姓對朝廷的怨恨,并沒有期待您鎮(zhèn)壓可能會出現(xiàn)的江南叛亂?!?p>  但是,轉念一想,這樣說還是會得罪秦王,于是話鋒一轉:

  “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秦王盡管放心,我大軍兵出揚子津之日,就是朱莫問、高智慧等賊寇滅亡之時!”

  楊俊非常清楚楊素的謀略和威名,他對楊素能夠率軍平定江南叛亂是深信不已,只是自己不愿見到諸多殺孽,因此含蓄地透露出不愿隨楊素南下平叛的態(tài)度。

  楊素當然知道秦王楊俊的為人,當年平陳之戰(zhàn)的時候,隋帝要他向駐扎在江夏的南陳水師大都督周羅睺進攻,他就曾以不忍看到生靈涂炭為由,予以了拒絕,最后周羅睺得知陳帝被俘,大勢已去,才投降了他,為此隋帝不但沒有怪罪楊俊之前違抗君命,還贊揚他用慈悲之心化解了干戈,收服了周羅睺。

  “秦王不必親自隨我大軍南下,只需鎮(zhèn)守廣陵即可!”楊素非常識時務地說道。

  其實在楊素率軍來廣陵之前,隋帝就早已吩咐他,楊俊若不想隨軍南下,則可讓其在江北固守。

  回廣陵的總管府后,秦王楊俊知道有楊素給自己撐腰,自己就不用再擔心江南正在發(fā)生的叛亂之事了,于是每天就把心思花在了制作各種奢華的器具上,這是除了崇佛和禮佛之外,楊俊最大的愛好。

  楊素的十萬大軍就駐扎在樊良湖畔,原本已經(jīng)平靜了一年多的樊良湖,再一次變得暗流涌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