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晉太子

晉太子

庸隼 著

  • 歷史

    類型
  • 2022-08-20上架
  • 4324

    已完結(jié)(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第一章 申生

晉太子 庸隼 2008 2022-08-20 18:38:06

  絳城(后世之于絳縣,運城市東北隅)。

  惠王八年(前669年),晉侯詭諸,聽信大夫士蔿所言,殺群公子于“聚”,并在次年使大司空士蔿筑城,命為絳,隨后定都于此。

  這就是絳都的由來。

  今年已是惠王十一年,也是晉侯詭諸在位第十一年。經(jīng)過數(shù)年發(fā)展,作為晉國都城的絳城,人來人往,頗顯繁華。

  同外在熱鬧不同,都城之內(nèi),大子府邸,時下卻是異常冷清。

  食時方至,也就是早上七八點,宮內(nèi)傳來消息,國君命大子申生,不日出發(fā),往主曲沃,以懼戎而衛(wèi)土。

  時下的計時方法,早于數(shù)百年前,已經(jīng)開始使用十二時辰制。分別被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與十二時辰制相對的,還有十時辰制,便是將晝夜分作五等,按照《隋書.天文志》記錄,晝?yōu)槌?、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后者乃是人常說的五更天。

  而大子,便是后世“太子”,人又稱呼為“世子”。

  今晉國人臣之內(nèi),皆知道國君喜驪姬,驪姬自生子后,一直想立兒子奚齊為大子,來奪取權(quán)勢。

  這次國君讓大子戍守邊地,遠離朝堂中心,必然是驪姬進了讒言。

  作為一國大子,有督管社稷大祭、宗廟祭祀,并照看國君起居之責(zé),所以世人,又稱之為冢子。國君不在時,大子可行監(jiān)國之權(quán),若跟隨國君在外,又叫做撫軍。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可不是用來遠封和對外作戰(zhàn)!

  一些嗅覺靈敏的人,多能看出,國君怕是已生廢儲之心!

  事已至此,大子府內(nèi)仆人,多數(shù)憂懼,大子失寵,殃及池魚。

  主廳舍內(nèi),在接到宮中書令,后即頭暈而醒來的申生,躺在床榻上,仰望頭頂房梁,漸漸將腦中記憶消化,滿是不可思議。

  他隨之來到鏡子畔,看向銅鏡里卓爾不群的臉龐,又摸了摸身上衣衫,確定這一切不是幻覺,喃喃道:

  “所以,我只是熬夜改論文,小睡醒來,就成了晉國太子申生?

  那個遭受繼母誣陷,自縊而死的申生?

  這一夢時間,跨域可真長!

  足足兩千六百年!”

  作為一名即將畢業(yè)的控制類學(xué)科博士,王申早在半年前就聯(lián)系好了單位,算上安家費,薪酬還不低。只剩下博士論文答辯,便能順利畢業(yè)。

  未來一切都充滿期待,甚至半年前,他同相戀八年的女友都訂了婚。

  誰能想到,一朝穿越了?

  王申,以后他就叫申生了,內(nèi)心縱然于父母女友,有萬般不舍,可又有什么辦法!

  面對正在發(fā)生的宮廷斗爭,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便是想辦法活下去。

  好在因為愛好原因,他對春秋這段歷史,尚算熟悉。

  加上繼承原身已有記憶罷,不至于初來異世,就兩眼一抹黑。

  花費兩刻鐘時間,平復(fù)了心情,申生試探了下沉重長袖衣袍,只覺手腳束縛,頗不習(xí)慣。

  另一方面,整日這般穿著,加上習(xí)字也多刀刻,便是不久鍛煉,也不用憂愁身體健康。

  來到案幾處,他重新看向半個時辰前,宮內(nèi)送來之命令文書。

  晉系文字,不同于西周文字遺風(fēng)之秦書,顯得結(jié)構(gòu)修長,筆畫細勁。于下角處,晉國國君印,非常醒目。

  至于內(nèi)容,上面寫得正是讓他曲沃駐守治理的詔令,也是繼母驪姬將他調(diào)走,以便讓父親,疏遠他的第一步。

  想到這位父親,未來有名的晉獻公,申生一些記憶浮上心頭。

  今歲才是他父親,即位第十一年。

  等到十多年后,王室大亂,他的弟弟公子重耳逆襲上位,通過內(nèi)治外交,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可惜這一切,都與他申生無大關(guān)系,誰讓他中途“自縊而亡”。

  春秋歷史,從不是失敗者書寫,唯有勝利者,才能大筆書之。

  申生想到這里,將手中詔令放下,他來到廳舍門口,望向初升之日頭,目光逐漸堅定起來,心道:

  “十七歲,正如朝陽。

  這大好時代,我還沒有經(jīng)歷,如何赴死!

  現(xiàn)在要做的,便是不主動惹事,也決不能怕事,好好活到最后!”

  申生前世,乃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他從深山里的小鎮(zhèn)做題家,經(jīng)歷過無數(shù)孤寂,一步步成長到全國頂尖大學(xué)博士,自有超凡意志,更不會輕易向現(xiàn)實低頭。

  既然來到春秋,成為晉國太子,若是連王權(quán)斗爭,都敗下陣來,如何能有大作為?

  申生非常清楚,成大事者,除了天賦,還有毅力、膽識。

  “大兄!”

  府門處,傳來一聲女童叫喚。

  正思考接下來處事的申生,頓感熟悉,腦中隨之出現(xiàn)了一道面孔。

  他轉(zhuǎn)過身子,向聲音處而望,正見一個小人兒,掙脫了侍女雙手,小跑著走來。

  申生臉上帶著柔和笑容,走下臺階,張開雙臂,道:“伯姬來啦!慢點慢點!”

  伯姬,他的親妹妹!

  長成后,嫁給了秦穆公任好。以秦晉王室通婚,早成了習(xí)慣,所以人們又喜歡稱之為“秦晉之好”。

  至于二人生母齊姜,齊桓公之女,正是生產(chǎn)女兒不久,即病逝之。

  父親后添新歡驪姬,于驪姬賄賂男寵梁五,使之不斷于其面前進惡語,導(dǎo)致其父詭諸于他兄妹,甚至對弟重耳和弟夷吾皆有疏遠。拿這次就邊之事來說,不僅是他申生,兩個弟弟也有牽連。

  而這些年來,親兄妹相依為命,申生對這個親妹妹疼愛不已,昔母于病榻,不久人世,便握著子女雙手,告誡申生,其若不再,當(dāng)護妹安寧。

  當(dāng)日情形再度浮現(xiàn)腦海,申生心道:申生,你且去罷,小妹伯姬,我自幫你保護好,將來找個好人嫁了,另有晉國……以這大爭之世,若是有機會,我必助之登臨頂峰。

  不知為何,許是心中作怪,申生這般念想后,自醒來罷,全身籠罩的那種沉重感自動消散,就連心境,也開闊不少。

  伯姬年不過六歲,一張小臉精致可愛,頭上扎著一對好看的總角。

  見到兄長,她眼淚嘩啦的擁入到了懷里,用臉蛋不斷蹭著兄長下巴,嘴里不斷嘟囔著“伯姬不要離開大兄”。

  申生一手抱著小妹,感受到血脈聯(lián)系,心中安寧。一手輕拍著后背,不斷安慰。

  他微抬頭,看向一路跟來、面色惶惶的乳母和侍女,雙目微微一瞇。

  很顯然,宮內(nèi)命令,不到半日,已是人盡皆知。

  甚而,有人還專門告知了少小的妹妹,為此憂之,莫非不望他兄妹安好?

  他為大子,這些年來,雖說年輕,仍以仁義賢德而聞名晉國。

  但仁義賢德,絕非一退再退。

新書啟航,請書友多多追讀,誠摯叩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