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瀚海邊緣

第三章、風起(一)

瀚海邊緣 不見狼煙 2341 2022-09-07 11:39:06

  三山郡,前梁覆滅之地,當年許多前朝高層從這里逃向海外諸島,在武帝時期糾結(jié)外海??埽睾0傩赵谑當?shù)年間深受其害。幸有定海侯南宮羽,在武帝授命下建海軍以抗擊外海???。

  武帝少年時巡游江湖,至三山偶遇南宮羽,當時他正隨長輩走鏢。兩人都是年少氣盛之時,武帝見南宮羽劍法精妙,便提出切磋,百余招后,南宮羽惜敗。

  不過兩人也是不打不相熟,便互邀對飲,其間相談甚歡。不少關(guān)于海防的初步設(shè)想便由此間出,也正是此時,武帝心中便有了對南宮羽的安排,在其即位后便讓其組建鎮(zhèn)東軍,節(jié)制沿海駐軍清剿???。

  南宮羽也是不負期望,一身勇武謀略,短時間便打散了東南沿海???,殘余??鼙M數(shù)逃往了百里之外。至此,臨岸數(shù)十里的島嶼全數(shù)成為大魏海防,周邊海域一時間空前安定,武帝大悅,封其定海候。

  其弟南宮鳴,自小性格孤僻,早年離開鏢局獨自闖蕩江湖,在無數(shù)次大小武斗中,數(shù)次重傷垂死,卻又奇跡般活了下來,終于悟出了一套瘋魔般的拳法,自命破天錘,拳法剛猛無二,在江湖上漸漸打出了威名。

  因初入江湖時性格羈傲,十斗九敗,卻又經(jīng)常嘴硬不服輸,嘴比拳頭硬,江湖中鐵口銅牙南宮二綽號反而比鐵拳更為出名。

  南宮鳴為魏帝做事后,許多因牧鷹血獵而仇視朝廷的江湖人,便想拿南宮鳴泄憤,沒想到在真正的生死間反而助他成糅合了多年的積累,真正踏足了高手的行列。

  因其勢成,極少有人再提及他的綽號。后來朝廷在三山郡設(shè)武院,在兄長勸說下,南宮鳴便回到故地,任武院教習。

  在南宮兩兄弟一內(nèi)一外的經(jīng)營下,三山郡城井井有條,并無亂象。

  城東福記酒樓,原本是鏢局所在,鎮(zhèn)東軍傷兵多起來之后便把此地改為了酒樓,用于老兵們謀求生計。

  今日在酒樓大堂角落,有一桌擺滿了吃食,而且大半是肉食,桌前的男人正在胡吃海塞。扮相看著有些許潦草,一身帶銀紋的名貴絲服被他褪下一半掛在腰間,爆炸的上半身暴露在外,虬結(jié)的肌肉間夾著道道傷疤,長發(fā)束起,胡須上沾著油花卻渾然不覺。

  此人正是南宮鳴,習武之人的氣血就是實力,特別是南宮鳴這樣的外家高手,為了保持戰(zhàn)斗力,每日的氣血補充就必不可少。

  城內(nèi)不少人也有吃早茶的習慣,都是身家較為殷實的,經(jīng)常來福記吃早茶的人對于南宮鳴的吃相也早見怪不怪,來到樓里都會上前打個招呼,南宮鳴隨意回了聲便繼續(xù)埋頭。

  南宮鳴針對江湖中人,態(tài)度是很囂張的,這些人大多數(shù)身上都帶些東西,說好聽點叫不拘小節(jié),其實就是一股子匪氣。針對這些人,南宮鳴自然要表現(xiàn)的比他們更甚一籌,懂事的自然會給面子,大家坐下來喝兩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懂事的在他的教誨下也會懂事,周邊的一片和氣就是靠他打出來的。

  故此,在城內(nèi)不管是誰,都會賣他幾分面子,食客們也知道南宮教習的脾氣,打過招呼之后就都自顧自吃早茶。

  這時有個人進了樓里,不過他像是沒看到南宮鳴一般,沒打招呼便徑直上了二樓。

  在這東海城,常人見了他都會喊一聲二爺!見了南宮鳴不打招呼的人也有,比如說一些官家人和江湖中真正的高手,前者明白彼此的身份地位,但為表善意大多也會打個照面,后者則大多是不屑于與朝廷賣力之人打交道。

  來的是一青衫少年,長發(fā)束起,看清秀面龐年紀應(yīng)還未至加冠,眉若劍鋒,眸若清泉。渾身氣息很冷,在他進到樓里的瞬間,食客們便有種被冰山壓迫的感覺,只是如錯覺一般,瞬息之后便又消失。他腰間掛著一尺半的短劍,步伐沉穩(wěn),氣息悠長,像是有功夫傍身的公子哥。

  但南宮鳴卻正了神色,遠遠地他就感覺到了對方身上透出一股鋒銳之意,只是在堂中走過,便讓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南宮鳴通體生寒。

  待少年上了樓,南宮鳴不動聲色喚來一名跑堂,對其輕聲交代了幾句,之后便又繼續(xù)吃起來。

  城中平日走動的江湖人也不少,但是像這樣氣機毫不收斂,大搖大擺地散發(fā)氣機走在他跟前的還真沒有。

  那不是所練功法外散的氣機,而是正在蘊養(yǎng)的殺機!

  南宮鳴不是多事的人,現(xiàn)在他的性格已經(jīng)內(nèi)斂了許多,少年雖然很眼生,但平日只要不在郡城內(nèi)惹事,他很少干涉這些江湖人。

  有一個原因,令他不得不注意這個少年!

  那支劍,他見過!

  ……

  是夜,城東小樓,

  臨街是四層的閣樓,到夜間便燈火輝煌,內(nèi)里靡靡之音不絕。

  之所以叫小樓,并不是因為地方小,相反的它卻占了城東最好的位置,這個名字許是因為有人不想讓它太過高調(diào),又或是因為在樓里有太多的黑暗見不得光。

  小樓的幾個門神放在江湖中也算得上是好手,多少文人騷客、達官顯貴為了見當紅的幾個姑娘一面,不惜羽毛來到這里,來客為了爭風起沖突在所難免,這時候會有門神出面講講道理。

  小樓的最高處,站在這里足以俯瞰大半個城東,風景無限好。在這閣中滿是紗幔,朦朧處見三兩妙曼身影交錯,撩撥的琴音發(fā)散開來,卻因樓高風急,無多余人能聞。

  不多時,幾名女子隨著曲終,退出了這處閣樓,只剩下了主位上撫琴的女子和座下的客人。

  撫琴的女子十指輕撥,義甲在指尖和琴弦間斡旋,上下飛舞,一曲再起。指尖飄逸的動作間,嬌柔的身子透過薄紗,仿若致命的箭矢一般,狠狠插入男人的內(nèi)心。

  濯謠是小樓的八大花魁之一,八人中也只有她,極少以真面目示人,她待客多是以紗巾掩面,可這遮遮掩掩的做法,確是絲毫不影響她大受追捧,已有了魁首之象。

  男人就是這樣,總是喜歡追逐的過程。

  當一個女人主動脫光了躺在面前,不管她是怎樣的絕色美人,這時候?qū)τ诘玫剿挠呀?jīng)失去了一半。

  濯謠確實是很好地運用了男人們的這種心理,才能在梅蘭竹菊琴棋書畫八女中成功地脫穎而出。

  今夜座下的客人是狂刀山莊的少主,上官胥!

  上官家以狂刀自名,前代莊主上官驚鴻刀法已達化境,在江湖中也屬泰斗之列,可惜在武帝‘血獵’之時放不下心中俠義,其子上官長風為延續(xù)上官家,選擇對父出手。而后上官長風戴罪立功,隨武帝掃蕩江湖,因此上官驚鴻雖因親子倒戈求情留得性命,一身武功卻付之東流,沒過幾年就郁郁而終。

  當今陛下登基之后,再次成立六扇門,上官長風受皇命進京,任稽查司主簿。

  這才奠定了上官家如今的地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