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新話紅樓

第一百零六章 神秘批書人脂硯齋 原來是皇后之子

新話紅樓 張凱慶 2684 2022-09-19 10:08:24

  作者:張凱慶

  脂硯齋是《紅樓夢》抄本的主要評點者。脂硯齋的批語在紅學界稱為“脂評”或“脂批”,有脂硯齋批語的抄本被稱為“脂本”。但脂硯齋其人是誰,與《紅樓夢》的作者是什么關(guān)系,迄今未形成一致看法。

  脂硯齋在批語中自稱和作者關(guān)系密切,深知作者著書底里,與作者有共通的生活經(jīng)歷和感受,并且熟知作者著書過程中采用的多種奇法妙法,經(jīng)常不厭其煩地引導讀者步步深入地發(fā)現(xiàn)線索,甚至還參與了《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過程,了解紅樓后事??蛇@個神秘人物卻從來沒有被世人知曉,不能不說是紅學界一大怪現(xiàn)象。

  筆者認為:脂硯齋是烏喇那拉氏皇后的兒子永璂,小說中透露出很多重要的線索。

  第十八回,元妃省親時,書中介紹:

  元春與寶玉“雖系姐弟,其情狀有如母子。”而“批書人領(lǐng)過此教,故批至此竟放聲大哭,并說:“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為廢人耶?”可見,書中這一段元春與寶玉的描述,作者和脂硯齋暗示元春和寶玉實際上是母子關(guān)系,隱寫的是那拉皇后和兒子永璂的經(jīng)歷。那拉皇后被廢后,永璂的確成了一個廢人,昔日富麗堂皇、猶如皇太子般的生活一去不復返。所以,脂硯齋批書至此,禁不住放聲大哭。一夜之間,皇后淪為囚徒,一等皇子淪為“廢人”,就如同從天堂墜入了地獄,其情其景可謂悲慘之至。脂硯齋將母親稱為“先姐”,是迎合書中的描述,同時也是為“諱知者”。

  元春見到寶玉:攜手攔攬于懷內(nèi),又撫其頭頸,笑道:“比先竟長了好些……”一語未終,淚如雨下。足見元春對寶玉的“母子深情”。批書人目睹這一情節(jié),當年母親對自己的深愛之情立即浮現(xiàn)在眼前,刻骨銘心、歷歷在目,因此才會有“作書人將批書人哭壞了”的肺腑之言。

  《紅樓夢》中很多人物都有雙重身份,在不同的場合,其身份亦不同,這就是一喉二歌、一手兩書之妙法。元春是那拉皇后的化身之一,在元春省親這一回里,元春和寶玉的身份已轉(zhuǎn)變?yōu)槟缸雨P(guān)系,即那拉皇后和兒子永璂的關(guān)系。

  永璂是乾隆的第十二皇子,被稱為“十二爺”。《紅樓夢》中的二爺有多少個?寶二爺賈寶玉,璉二爺賈璉,蕓二爺賈蕓,薔二爺賈薔,林二爺林之孝,傅二爺傅試,柳二爺柳湘蓮,倪二爺醉金剛倪二,還有:賈政是“政二爺”,秦鐘是“秦二爺“,賴二是“賴二爺”,甄寶玉是“甄二爺”,喚作“二爺”的共有十二人,正是“十二爺”。這就是《紅樓夢》中眾多二爺?shù)挠忠粖W秘。

  第二十五回:寶玉來了,進門見了王夫人,不過規(guī)規(guī)矩矩說了幾句,便命

  人除去抹額,脫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頭滾在王夫人懷里。[甲戌側(cè)批:余幾幾失聲哭出。]王夫人便用手滿身滿臉摩挲撫弄他,[甲戌側(cè)批:普天下幼年喪母者齊來一哭。]寶玉也搬著王夫人的脖子說長道短的。[甲戌側(cè)批:慈母嬌兒寫盡矣。]

  這一段描寫出慈母嬌兒的生動情景,“慈母嬌兒寫盡矣”,脂硯齋見此情景

  “幾幾失聲哭出?!庇终f:“普天下幼年喪母者齊來一哭”,此句足以證明,脂硯齋就是那個幼年喪母的嬌兒。那拉皇后死時,永璂才十四歲,是真正的幼年喪母。當年皇后母親在世時,永璂何嘗不是這樣在母親身上撒嬌,母親也是那般“用手滿身滿臉摩挲撫弄他”,脂硯齋批書至此,觸景傷情,失聲痛哭,亦在情理之中。

  第二十二回:薛寶釵過生日,王熙鳳點了一出《劉二當衣》。[庚辰眉批:鳳姐點戲,脂硯執(zhí)筆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從脂批中看出,鳳姐點戲時,脂硯齋就在旁邊,而且還“執(zhí)筆事”,意思是做記錄。熙鳳是小說中的人物,而脂硯齋是批書者,此批語將批書者和小說中的人物直接聯(lián)系起來。可見,小說中的熙鳳和脂硯齋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

  王熙鳳和薛寶釵都是那拉皇后,寶釵過生日實際上就是那拉皇后過生日?;屎笄?,宮中當然要慶祝一番。當時,永璂已經(jīng)十幾歲了,皇后母親過生日,兒子永璂當然會在身邊。母親點了一出或幾出戲,兒子做記錄傳給管事的太監(jiān),這事再自然不過了。而知道這一小事的沒幾個人,所以,脂批說“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這條批語肯定是脂硯齋即永璂批的,批注的時間應該是乾隆四十年之前。

  第三回:襲人每每規(guī)諫寶玉,心中著實憂郁。[蒙側(cè)批:我讀至此,不覺放聲大哭。]那拉皇后就是因為規(guī)勸乾隆而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永璂當然知道母親落難的緣由,讀至此處,肯定會想起母親的遭遇,所以才“不覺放聲大哭。”

  第十三回:可卿對熙鳳說“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甲戌側(cè)批:此句令批書人哭死。]那拉皇后正是在“三春去后”才得以登上皇后寶座,正因為她坐上了本不該坐的位置,才導致她悲劇的命運。永璂對母親的一生遭遇了如指掌,故此才會有“此句令批書人哭死?!钡谋瘣碇Z。

  永璂是那拉皇后所生的三個子女中唯一一個長大成人的皇子。永璂出生時,乾隆不僅在上諭中批復“又皇后已生皇子。一切順適吉祥”,還為此寫詩慶賀。

  可見,乾隆此時的心情是非常高興的,這也可以證明那拉皇后這一時期是極為得寵的。母親得寵,兒子自然也召父親喜愛。因此,永璂的童年是在父疼母愛的溫暖的環(huán)境中度過的。

  但是,隨著那拉皇后的逐漸失寵,永璂也漸漸的失去了父愛,生活境況大不如前。隨著年齡的增長,永璂也漸漸體會到父親對母親的冷落。那拉皇后死后,乾隆毫不動情,沒有絲毫悲傷之狀,繼續(xù)在木蘭圍場游獵,只讓永璂回宮料理母親后事??上氘敃r永璂是什么心情?

  永璂回宮料理母親后事時,一定在母親被囚的屋子里發(fā)現(xiàn)了母親的遺書或她記述自己遭遇的手稿。永璂將母親手稿秘密藏匿,日后交與文學水平極高的敦誠,此人就是《紅樓夢》的真正作者。

  當時,永璂年幼,沒有能力著書,但是,乾隆三十九年時《紅樓夢》的主要章節(jié)已經(jīng)完成,而此時永璂21歲,已經(jīng)具備評書的能力。小說中描寫的內(nèi)容他太熟悉了,很多情節(jié)都是他的親身經(jīng)歷,所以點評往往一語中的,切中要害。在批書過程中,小說中的描寫,時時會勾起永璂痛苦地回憶,母親一生的悲慘遭遇,自己淪為廢人的慘痛現(xiàn)狀,一幕幕的在眼前浮現(xiàn),所以,批語中才會有“字字看來皆是血”,“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傷心筆,墮淚筆”,“今閱至此,放聲一哭”,“我讀至此,不覺放聲大哭”,“一句一滴血之文”,“一字化一淚,一淚化一血珠”,“心血淋漓,釀成此數(shù)字”,“讀此等文章能不墮淚”,“所謂此書真是哭成的”,“使人讀之聲哽哽而淚雨下”,“不必看完,見此二句即欲墮淚”,“語語見道,字字傷心,讀此一段,幾不知此身為何物矣”等等淚流之語。有些人覺得脂硯齋動不動就淚流滿面,一些無關(guān)緊要之語也能讓他淚濕衣襟。讀書人沒有批書人的經(jīng)歷,當然也不會有批書人的感覺,如果你站在永璂的角度去讀小說,你就會體會到他的感受了。

  永璂死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二十八日,當時,《紅樓夢》尚未全部完稿,“書未成”永璂“淚盡而亡”,后面的抄閱再評,是畸笏叟——敦敏的事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