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杜衡,字少言,父親是位高權(quán)重的英國公,母親是襄陽貴族王氏。我是家中獨子,將來繼承父親爵位,一生富貴。
我自小被送去祖父祖母膝下養(yǎng)大,回京之時,已二十一歲,祖父祖母希望我能盡快成婚生子,便催促我回京。
我向來看不上那些扭捏矯情的貴女,婚事便一再耽擱,直到有一天在寧王府花宴見到了宋緣安。
驚鴻一瞥望三生,久觀凝脂云閉月。
長姐與武侯夫人交好,我便求來了武侯夫人一場家宴,引我二人相識。
我求了父親母親,向楚王提親,父王本是不肯答應(yīng),他不想和楚王有諸多牽扯,生怕引得本就多疑的皇帝猜忌。
但是終究抵不過我百般懇請,父親還是應(yīng)允了,畢竟楚王權(quán)勢滔天,與他結(jié)為姻親,還是利大于弊。
她拒了許多王孫公子的提親,這事我早就有所耳聞,但那時的我自負(fù)而又好勝,我自認(rèn)為不同于京中那些草包公子,多次糾纏,一次又一次被宋緣安拒絕讓我丟了面子。
也在那段時間,我認(rèn)識了葉方舟,他和宋緣安青梅竹馬,那日國宴,宋緣安離宴,她支開了隨從,我怕她有危險,便鬼迷心竅跟了上去。
不遠處是葉方舟和嘉儀公主,看著宋緣安失落的眼神,和微微發(fā)顫的手,我大概能猜到她拒絕我的原因了。
直到那一日,原本是嘉儀公主和親的圣旨卻附上了宋緣安的名字,我忍不住自嘲,她竟愛葉方舟至此。
她離京和親之日,我也派人準(zhǔn)備了一份行囊在京城東門。我是真的打算,只要宋緣安反悔,我可以帶她離開。
可是她沒有,楚王把她教養(yǎng)得很好,她心中不止葉方舟,還有這葬送她幸福的大吳,和黎民百姓。
我不想做一個只等著繼承爵位的廢物,次年春闈,我一舉高中,入朝為官。
卻在不久后迎來了宋緣安的噩耗。
葉方舟出征之日,我說:“你若不能將宋緣安帶回來,我定不饒你!”
父親母親為我的親事操碎了心,我心中憂思宋緣安的安危,無暇考慮婚事,母親大怒。
“你若還想著宋緣安,我告訴你,那不可能,不說她數(shù)次拒了英國公府的提親,拂了英國公府的面子,更何況她現(xiàn)在是個不潔之身,生死不明,杜家三代單傳,你若無后,那便是大不孝!”
母親還因此大病一場,為了母親,我只得答應(yīng)。
我的夫人名喚秦沐婉,父親是右都御史,她又是京城有名的才女,溫婉賢淑,母親十分滿意。
戰(zhàn)事未停,不易操辦婚事,便先把婚事定了下來。
賜婚的圣旨是一個眼生的公公來宣的,父親惶恐,因為侯爵以上的圣旨向來是由曹公公來宣,父親以為皇上此舉有何深意,他久思不解,塞了一袋金元寶才得知曹公公被秘派西北邊境了。
早些日子,父親在軍中密探來報,說是已經(jīng)把宋緣安救了出來,但是我也不知為何這個消息未曾傳回京中,不可能是葉方舟蓄意隱瞞,那就只有另外一種可能,是皇上在隱瞞。
我心中有些發(fā)慌,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就傳回來緣安公主客死他鄉(xiāng)的消息。
我不肯相信,葉方舟明明就已經(jīng)把她救了出來,葉方舟回京受賞之日,我提劍要去質(zhì)問,被父親派人關(guān)在了家,父親替我告假,連那日早朝都未曾參加。
一日晚,我與暮和去了葉府,臨行前,我滿腔怒火,我一定要探個究竟,宋緣安為什么會死。
我到葉府的時候,晏青告訴我葉方舟不在,我也不肯離去,在大廳坐著,說要等他回來。
過了許久,晏青告訴我說,他在府門外被梁叔帶去了楚王府。
我微微一怔,將手中的茶杯放下,起身離開。
我大婚之日,皇上親自為我新婚府邸題字,葉方舟也來了,朝中當(dāng)紅的準(zhǔn)駙馬,進門之時我倆都微微點頭示意,卻未曾言語只字。
楚王攜重禮前來相賀,然后與父親直接進了書房,我知道定然是有極其重要的事情,否則父親不會在我新婚之日議事。
當(dāng)晚賓客散去,我去問父親楚王何意。
父親嘆了口氣說:“若是當(dāng)初先帝沒有被司天監(jiān)那群老道士所惑,讓楚王繼位,我大吳也不會淪落至此?!比缓蟾赣H拍了拍我的肩膀,“少言,今后就算你不主楚王一派,也不要過于與太子一派親近。”
外面?zhèn)鱽磙Z隆隆的雷聲,父親走到窗前看著陰云密布的天空,說:“這天是要變了?!?p> 沒過多久,宋明帝駕崩,對外宣稱死于舊疾,但是宋明帝何時患疾,我們也未嘗可知。
皇上身邊的內(nèi)侍王公公拿出一卷圣旨,聲稱是皇帝遺詔。
遺詔著太子宋世澤繼位,但是強調(diào)要楚王輔政。
太子已是而立之年,不是未經(jīng)朝政的幼童,為何要楚王輔政,諸人存疑,但是沒有實質(zhì)性的證據(jù),沒人敢質(zhì)問楚王。
但是沒過多久,王公公就墜湖而死。
再后來,新帝也遭人刺殺,駕鶴西去。春獵守衛(wèi)是由羅錦負(fù)責(zé),此事一出,竟也只是罰俸三年,死罪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