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黑魆的夜里,滂霈的雨里,一只尚不足半指的燭,蹩躠地透支著。
不知王婆的那晚到底是如何過的,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否能以如愿以償。雖說自從上一次回鄉(xiāng)看到她時,就發(fā)覺出在不久的之后就將又會有什么大難降臨到她頭上似的。這種說不出的困厄,迫使著我要為這婦人寫下些什么來,不然心頭的這個結,多半是不能了卻的。
同往常一般,亦先是追溯王婆那些尚為人知的部分事實罷,(這些雖說是事實,但實則或多為幼時傍聽家中的長輩和同村的老人閑叨時而記下的,當然也有部分是王婆現此前仍常對同村的婆婆們說的些話兒,在這就姑且都稱之為事實罷。)
時間來到三十二年前的一個仲夏,王婆一個人舉身僅帶著兩個破舊的包袱就來到了在村頭屋里住著的王老爺的家前,而王老太爺家里一向是講求禮數的,況且這王婆就是王老太爺按照禮數早為兒子王老爺所定下的媳婦兒,更無須要說在這個新媳婦兒過門的這個重要的時刻,那些該講的禮數自然也是一個兒都不可落下。在當時有幸目睹的人的口中是這樣粗糙簡略地描繪那嚴謹肅穆的行禮序程的:王婆先是被要求把那兩破包擱在路的一邊,這玩意兒可是絕不能放在正門那兒的,因為說是這樣會使王老爺家的門楣染上晦氣,然后就便是眾所周知的些禮數罷,什么三扣九拜之類的,什么水浴授衣啥的,總之最后就是盡廢了好幾番的周折和氣力,才算是把個人拾到進了內院......
再者,要說的自然便是王老爺結緣的那天了,奶在世的時候曾隱約地跟我說過,王婆其實本來不姓王來著,只是迫協于王老爺家的“勢力和名望”,這才不得已改而姓王。然后就是王婆在結緣頭天晚上又是因為一些禮數上的疏忽,貌似是因為沒有給王太爺和老爺叩完三個完整的響頭就急于起身,遂而被王老爺,也就是自己的丈夫狠狠地扇了一大耳刮子,但光就這一掌就讓她徑退到了三步之外的一顆枯干的歪脖子盆景上杵撐著,大口地喘著粗氣,縱雖然挨了這么一巴掌,王婆還不忘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和臉,這才能逼使自己不再發(fā)出多余的聲響。在緩了或者說遲疑了不到兩秒之后,看見王老爺又一次掄起袖子徑直地向她走來了,她就立馬護著那張腫脹通紅的臉,先是快速地退了幾步在勉強出了里屋后,就是無束地泣訴逃竄了,只不過剛才里屋里的那人似乎仍想要窮追猛打她似的,好在最后老太爺勸了老爺一句;“遭淚婆娘,晦氣!”這才算是暫時掩卻了老爺的心頭難消的怒氣,也更算是沒在這里屋內撕破老爺們的臉皮。
至于說這件事我們是如何知曉的,應該是從結緣那天王婆臉上半盒胭脂都難掩的三道重重的“烙痕”上姑且推算出來的罷。然而這都不算完,在結緣當天的夜里,王太爺在這對新人入那洞房之前,特意把王婆先拉到一邊然后把兒子支愣開,一只手推搡著王婆,另外一只手則緊緊握著了半截花燭,至于說為什么是半截,后來王婆告訴大家這回事兒的時候說是自己不小心允破了半截?!斑@原本可足有一只小指那么粗呢!”然而每當她說這番話的時候,周圍總似乎就要出現那么幾個人對著她說,“凈可別聽她整些胡扯的,明明就是自己不講循禮數被自家公公故意折去了一指捏!”王婆每次聽到周圍的人揭她的短,她自打心底兒也沒多余的話語去辯駁什么,只能一昧的紅鼓著個臉,然后口齒不清地向周圍的聽客們如何如何地搪塞過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