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晉國風(fēng)云

第79章 楚成王善待重耳

春秋晉國風(fēng)云 千里草人 2354 2022-11-11 05:05:00

  當(dāng)時的楚國國君是楚成王,這是一位有著天下之志的雄霸君主,對各國的情報了若指掌。

  在楚成王看來,晉國國君晉惠晉公是一個碌碌無為之輩,重耳極有可能奪得君位。

  自己力圖中原,正需要與北方的秦、晉等大國交好。所以,楚成王對重耳非常熱情。

  史料記載,楚成王居然拿九獻之禮來款待重耳。

  也就是說,當(dāng)許多國家將重耳當(dāng)成一個臭要飯的流亡公子時,所謂的南蠻大國楚國卻以一國國君之禮來迎接重耳!

  九獻之禮,就是在宴會上,楚成王向重耳共敬了九次酒。

  這可是國君規(guī)格的禮儀了,每敬一次酒,楚成王還得贈送一次禮品。

  來自大國楚國的禮品那非同一般,九獻下來,重耳面前的禮物已經(jīng)是高高一堆了。

  重耳非常感慨,對楚成王更是感激不已。

  突然,他發(fā)現(xiàn),楚國自楚王以下的第一號大人物、楚國令尹成得臣卻態(tài)度冷淡,時不時以充滿敵意的目光看向自己以及趙衰等人。

  重耳一驚,他當(dāng)然知道這個叫成得臣的楚國令尹。

  成得臣,堪稱當(dāng)世名將。

  別看表面上這個楚王對自己甚為客氣,但楚王已年老矣,未來的楚國大權(quán)肯定是掌握在成得臣這樣的人手里。

  明顯,成得臣對自己一行人不友好!

  是的,成得臣看著楚成王這么高規(guī)格地接待重耳一行,心里很不高興。

  在成得臣看來,放眼當(dāng)今天下,楚國周邊的主要鄰國中重要的,便是晉國和秦國。

  目前,秦國正忙著征伐西戎,同時與晉國正交惡,自顧不暇。

  晉國正處于內(nèi)亂之中,那就讓他亂吧。楚國想要稱霸中原,正是大好時機。

  成得臣雖然這些年來一直在征戰(zhàn)中,但他的情報告訴他,而這個晉國流亡公子,歷盡了千辛萬苦,磨煉了超人的意志,國際名聲極佳,素有賢能之才。

  而且,重耳手下良將能臣眾多,回晉國奪得晉君的呼聲相當(dāng)強。如果放這幫人回晉國,一旦掌握政權(quán),那對楚國大大不利。

  楚成王對重耳的禮遇令成得臣非常不安,而更令他不安的是,重耳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才能,驗證了他所獲知情況的準(zhǔn)確性。

  這一天,楚成王邀請重耳等人打獵。

  山谷出現(xiàn)一獸,“似熊非熊,其鼻如象,其頭似獅,其足似虎,其發(fā)如豺,其鬣似野豕,其尾似牛,其身大于馬,其文黑白斑駁,劍戟刀箭,俱不能傷。嚼鐵如泥,車軸裹鐵,俱被嚙食,矯捷無倫,人不能制?!?p>  大家都不知道這是哪種野獸,除了趙衰。

  趙衰告訴大家說這野獸叫貘。

  貘并非凡物,而是吸食天地精華而生,喜歡吃銅鐵之類的金屬,便溺能化五金,骨頭無髓,堅硬無比,可以用人制作鼓槌,用其皮制成坐墊,能辟瘟去濕。

  趙衰把這玩意兒吹得神乎其神,簡直便是神獸了。

  趙衰繼續(xù)吹,貘的皮肉皆鐵所結(jié),不懼刀槍,要對付貘這樣的神獸,凡人是沒有辦法的,必須用法器。

  但還沒等趙衰介紹何種法器,魏犨說他可以活捉此獸。

  然后,他便沖上去對著貘砸了數(shù)拳。貘發(fā)出如牛鳴之怒吼,向魏犨撲來。

  魏犨高高躍起,騎在貘背上,用雙手死死扣住貘的脖頸。

  無論貘怎么狂奔竄跳,魏犨就是不松手,終于貘氣乏,被魏犨活捉。

  這兩人,一文一武,給成得臣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成得臣知道,重耳身邊先軫、狐偃等人還沒表現(xiàn)哩,這重耳太令人可怕了。

  這一天,楚成王又一次宴請他們。

  宴席中,楚成王問重耳:“不谷待公子應(yīng)該不薄,不知將來公子如何報答楚國呢?”

  重耳略一思索道:“大王,說起報答,相信大王對美女、珍寶、玉璧、絲綢、奇禽、異獸等等身外之物都不在乎,楚國地大物博,應(yīng)有盡有。

  所以,重耳認(rèn)為對于楚國的報答,主要是記在心里,希望與楚國世代友好?!?p>  楚成王笑道:“這些都是套話啦,我們應(yīng)該講點實際的。說說吧,公子會對不谷有什么表示?”

  在楚成王看來,自從重耳來到楚國,他三天一大宴,兩天一小宴,以諸侯之禮來招待重耳,光是禮物就送了幾車。

  重耳在楚國所受的禮遇,絕對不亞于他在齊國和宋國時所受的禮遇了。

  如果重耳不是一個已經(jīng)六十多歲的糟老頭子,楚成王也準(zhǔn)備弄個公族女子嫁給他當(dāng)老婆。

  令楚成王大為失望的是,重耳居然嚴(yán)肅道:“重耳希望能夠與楚國世代友好,但萬一因為國家利益的關(guān)系,晉、楚兩國要練兵了,重耳會命令軍隊退避三舍。

  如果楚軍還不同意停戰(zhàn),那重耳只好服從命令陪大王練兵?!?p>  重耳的意思就是,萬一晉楚兩國交戰(zhàn),那自己將退避三舍。

  話,是含蓄的。意思,是嚴(yán)肅的。

  因為重耳用的是練兵這個詞。

  兩國帶著部隊練兵?

  當(dāng)然不是。也就是說,重耳雖然受到楚國的大恩,但為了國家,兩國還是有可能交戰(zhàn)的。

  重耳的報答就是,萬一交戰(zhàn),那我就讓一讓你。

  這便是成語退避三舍的典故了。

  古時的舍,是一個房舍的舍的概念,當(dāng)時的官道往往會每十里設(shè)置一個廬,這個廬是可供歇腳休息用的。

  每三十里設(shè)置一個舍,這個舍相當(dāng)于三個廬,是當(dāng)時一天的行程。也就是說,一天行程大約為三十里。

  重耳的意思就是,如果晉楚不幸交戰(zhàn),那晉軍將會連續(xù)后退三天,即三舍,九十里。

  所以,重耳在楚成王不斷要求報答的情況下,為了報答楚王恩情,作出了退避三舍的承諾。

  但是,這種承諾真的可取嗎?

  戰(zhàn)爭,那不是你重耳個人的運動。那是事關(guān)國家、事關(guān)民族、事關(guān)人民的大事!

  戰(zhàn)爭不是兒戲,將士們身處戰(zhàn)場時,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導(dǎo)致失敗。

  失敗,則可能會引發(fā)一連串的后果,那是要死人的,甚至是要亡國的!

  現(xiàn)在,你重耳居然敢用退避三舍來做承諾,這是對全軍將士、對全國人民、對國家社稷極不責(zé)任的行為!

  所以,有人說,此時的重耳,已經(jīng)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一切的人。

  從國家利益角度講,這一點,他還真不如晉惠公夷吾。

  我們總說晉惠公失信于秦國,那是因為他實在舍不得割讓河西五城給秦國。

  因為,這是國家利益。當(dāng)初自己雖然答應(yīng)了,但那是個人行為,或者說是自己的一種政治伎倆。

  國際交往,哪有真正的永遠(yuǎn)的朋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只有爾虞我詐的斗爭,只要自己的拳頭夠硬,怎么說,怎么做都是自己說了算。

  所以,晉惠公寧可背上罵名,也不會真正出賣國家利益。

  而我們的公子哥重耳呢?

  他對楚國作出了退避三舍的承諾,結(jié)果在后來的戰(zhàn)場上,還真退避三舍了。

  可惜當(dāng)時的楚軍統(tǒng)帥成得臣驕敵而未抓住機會,反而是中了埋伏,楚軍兵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