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9年,魯文公不慎從高臺跌落,當場薨了。
這令執(zhí)政上卿公子遂頓時手足無措起來,當然,他也僅僅是一時的手足無措。
他接下來的反應,就是心頭一塊大石落了地。
因為這段時間以來,他作為執(zhí)政上卿,考慮最多的無非是兩件事。
一件是齊國頻繁入侵的問題。
另一件便是魯國接班人問題。
如何應對齊國頻繁入侵之事,公子遂可謂是把一切手段都用了。向晉國告狀,向齊國賄賂,加強城防建設,甚至詛咒齊懿公早點去死!
終于熬到了齊懿公生了病,齊國暫時無暇對魯國用兵了,但沒想到魯文公卻死于意外。
而魯國接班人的問題,此前魯文公的意見很堅決,必須由嫡長子惡繼位,他要求公子遂務必好好輔佐公子惡。
是的,魯文公很清楚,嫡長繼承制是符合魯國公室利益的。
擅行廢立,稍有不慎,就是政壇地震。
雖然,魯文公對出姜是失望的,但魯文公更清楚,夫人出姜對由齊懿公領導下的齊國,其影響力幾乎是零。
出姜是由齊昭公主持嫁到魯國的,而不是齊懿公。
但公子遂卻非常不想扶立公子惡。他的心頭早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立公子俀為儲君。
但是,這事他曾經(jīng)側面跟魯文公提起過,只是魯文公從更側面要求他一定要扶立公子惡。
公子遂最擔心的事,便是魯文公突然宣布,由公子惡為世子,那就不好辦了。
所以,當他聽說魯文公居然薨了,而魯國的世子一直未立,這就足以令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干這件大事:立公子俀為魯國國君!
公子遂瘋了嗎?他敢逆魯文公之意擅行廢立大事?
不,公子遂很清醒!于公于私,他都認為必須立公子俀為國君。
于公,魯國公室的力量必須強大,唯有公室強大了,才能夠把國政牢牢控制在國君手里。
如果讓公子惡繼位,由于齊國的壓力,魯國居然卻又讓一半齊國血脈的公子惡當國君,保不齊會導致造反暴動的事來。
公子遂一直認為,至少魯國不少公卿大夫都對君夫人以及公子惡是有意見的。
甚至,公子遂認定,國君對來自齊國的君夫人出姜意見很大,既有愛屋及烏,也有恨屋及烏,當然對公子惡沒任何好感。
而且,公子惡又是一介少年,哪能夠主持魯國這盤大局?
那就讓年齡更長的已經(jīng)成年的公子俀為國君,至少他在政治上更成熟。
而且,公子俀與齊國沒有半毛錢關系,可以排除那種因齊國而使魯國公室陷入危難的隱患。
于私,唯有立公子俀為君,自己這個執(zhí)政上卿地位才會穩(wěn)固。
這又怎么說?
第一,自己與公子俀關系一向交好。
這還是很久以前公子俀的生母敬贏的眼光,敬贏早就將公子俀托付給了公子遂,如同當年成風將公子申托付給了公子友,最終由公子友扶立了公子申為國君,即魯僖公。
最終,公子友權傾朝野,季氏家族得到了莫大的利益。
現(xiàn)在,輪到自己的東門氏家族了。如果國君是由自己扶立的,那自己的東門氏家族無疑將成為魯國第一大功勛家族。
第二,叔仲氏宗主叔仲彭生已經(jīng)在挑戰(zhàn)自己的權威了。
如果排排國君對誰最器重最信任的話,自己貌似是第一位的,但這個是表面的。
國君對叔仲彭生尤其看重,許多大事都交給他去處理,有意在扶持叔仲彭生。
叔仲彭生才是實質上最得到國君重視和信賴的人!而且,叔仲彭生還是國君親自選定的公子惡的老師!
如果公子惡繼位,那擺明了,今后的魯國執(zhí)政上卿就不再屬于自己了,而是屬于叔仲彭生了。
這個叔仲彭生,德行能力均是超一流的,口才也好,清廉,善辯,又有軍功,被國君多次表揚,說他是魯國的又一個臧文仲。
自己已經(jīng)老了,執(zhí)政上卿的位子,必須留給自己的兒子歸父。
但如果公子惡繼位,這個執(zhí)政上卿就屬于叔仲彭生。
這樣一來,自己的東門氏家族就將處于叔仲氏家族之下。
趁自己還有幾把刷子,必須要確保魯國的執(zhí)政上卿之位,由自己的東門氏家族牢牢控制!
公子遂早就有了自己的計劃!當然,這個計劃,必須得有一個人出面。
這個人,當然是公子俀。
在國君之位的誘惑面前,公子俀當然心動。
不,他其實不單是心動,他早就有所行動了。
他一直跟著公子遂,對魯國政壇上那些人那些事給摸得很透,他更知道母親之所以讓他認公子遂為師的真正用意。
他還是一位勤奮好學的公子,尤其對魯莊公去世后的那段魯國歷史學得很通透。
他知道,自己應該如同爺爺魯僖公那樣,只要努力,就可以坐上這國君寶座。
公子俀作為庶長子,他表現(xiàn)給魯國上下的是一位謙虛有禮、勤奮好學的魯國公子。
他還從來不做壞事,經(jīng)常行善,禮待士大夫。
據(jù)說,在魯國每次遭災時,他都會虔誠參加祭祀,并將自己的生活費拿出一大部分來救濟民眾。
作為成年人,公子俀已經(jīng)參與了一些政務,而且處理起來井井有條,給人印象深刻。
連魯文公都不止一次公開表揚他,說他是眾公子之表率。
當然,這些都是表面上的。
自從魯國遭到齊國三番五次欺凌以來,公子俀不動聲色地將齊國之惡給宣傳了出去。
然后,便是魯國人對君夫人出姜的不滿,說她沒能盡到齊國公主的責任,在國家有難時,做出如文姜、聲姜這些前君夫人為魯國作出的貢獻。
一句話,如今的君夫人從來沒有積極赴齊國為魯齊兩國關系努力。
對出姜的貶議,使人們開始對出姜所生的兩個嫡子,即公子惡和公子視都有了些不看好的流言。
這種流言,甚至一度讓魯文公都對公子惡心生不滿,對出姜更是極度冷落。
當然,這些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工作,公子俀主要的是在宮里傳播。
宮外,主要的是由公子遂在傳播。
只是他們都很清楚,這種傳播,必須是暗中進行的。
如今,國君突然薨了。公子遂、敬贏和公子俀的時機應該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