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還睇

廬山水五

還睇 容離聲 3010 2023-11-29 09:00:00

  正月十四那日我還是選擇了下山,雖然廬山留客也不想錯過潯陽的元宵。走時,帶了一罐廬山云霧,又吃了一回廬山的石耳。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湯圓是沒來的及包,在路邊小攤解決的,三個女孩都吃的芝麻餡,就是不知陳先生為什么偏偏喜歡玫瑰餡的湯圓。元宵節(jié)哪能無燈謎,有舊也有新。

  這班燈觀過了身,那廂又來一班燈,九龍盤珠燈,嫦娥奔月燈,水墨青山燈,鸞鳳齊鳴燈,走馬燈,兔子燈,花藍(lán)燈,雙魚燈,四方八角,圓珠盤長,雕木雕竹,鑲紗嵌玉,世間好寓意,盡在一燈明。

  而我手中搖著鯉魚燈,鯉魚尾隨著擺動,那是燈謎的贈品,自然不是我們略通文墨的半吊子猜中的,我只聽陳先生念了一段詩文,那鯉魚燈便到了我手中。也不曾聽清詩的內(nèi)容,我問他詩題,他道無題,我又問作者,他道無名,我疑惑了,說難道是你寫的。他搖頭失笑,說他寫不出那等詩句。

  登上鄱陽湖中的一艘畫舫,茶水點(diǎn)心擺上,說書人坐船舫,右手折扇,左手茶,鼓板輕輕放,沾淚說書兒女腸。

  朵朵傷情,片片銷魂,薄命女寫了幅薄命照,鮮血滿扇開紅桃,桃花扇底送南朝。

  不是沒有讀過那些濃情蜜意,百轉(zhuǎn)千回的兒女故事,然《桃花扇》自有它自己的風(fēng)骨。又豈是《牡丹亭》,《西廂記》之流可比,照陳先生的話那便是獨(dú)活風(fēng)骨,一莖直上得風(fēng)不動,無風(fēng)偏自動,身在自然界而不受其左右。如此蕩氣回腸的故事,配上說書人生動的口技,夜色中與燈同明萬古不變的圓月,還有粼粼流波的湖水,怎不叫人柔腸百結(jié)。

  也罷,君臣一夢,今古空名??偛蝗邕@潯陽城,重重似畫,曲曲如屏。

  東南有五老,西北有香爐,雖有三疊泉在前,然詩仙留句,能不神往。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無論漱瓊夜,還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東南巢云松,西北辭人間,仙人的心思可真猜不透,誰知他是更愛五老的宏偉壯麗,還是香爐的飄渺靈動?

  我們沒有詩仙幸運(yùn),只有一川河漢水,不見香爐生紫煙。

  但既來一遭,這造化萬物總還是眷顧我們的,你看,那飛珠散輕霞,似幻似真天虹架。

  誰能料,早春雪,濕石路,壓枝梗。觀音橋旁,一處景致,兩般風(fēng)光。風(fēng)料峭,山寒淺,冰未融,泉不結(jié)。捧起一團(tuán)雪,也學(xué)天女散滿天。云端落下江南雪,輕素剪,山山水水披白絹。那日未曾仔細(xì)瞧,今朝踏雪入畫卷,亂石嶙峋,蒼壁白巖,水行其間,幾度合分,陡時聲如千車行,平時形似碧玉臥。欲仙亭中偶回首,古橋上,千年雪。

  “糖糖?!睉洶膊恢翁帗靵硪唤?cái)嘀Γ梦一仨?,打在我頭頂?shù)睦w枝上,我下意識閉眼,想躲又移不動腳步。剎時雪沾鬢發(fā),落滿肩頭。我裝著冷下臉,拍掃寒雪,憶安果然一臉歉意地走近為我撫雪,口中還連聲道歉。道歉?我輕輕躍起,舉手拍向枝頭,雪是落下了,白了我與她的頭,怎知這輕輕一躍不過一二寸高,卻是足下打滑,身子一側(cè),“噗嗤”摔在了雪地上,一時間疼的聲都喚不出口。

  “天哪,摔到了沒有?”憶安在身邊,便想來扶我。

  “你說呢?哎哎哎,別動我,別動我,讓我緩會兒。”

  “真是,讓你亂蹦亂跳?!毕г麓曛止虻轿疑磉?,“還好吧?骨頭沒事兒吧?要不要回去讓陳先生看看?”

  “哎呀,沒事,沒事?!蔽艺f著便爬起來拍拍一身雪,咳嗽了幾聲。

  “還是我扶你走吧?!毕г伦孕渲新冻鲆恢皇?,握住我的手,我還有些難為情,又不忍拒她好意,就這么一路相攜到那棲賢寺前。

  說到棲賢寺,怎能不提羅漢圖?入寺一來討熱茶,二來敬柱香,三來請見羅漢圖。聽寺中僧人言,五百羅漢圖緣有二百卷,前朝一戰(zhàn),烽火燒至此地,燒毀了七十八卷,又被賊子盜走二卷,叛軍強(qiáng)購一卷,知縣羅福索去七卷,皆未能尋回,現(xiàn)存一百一十二卷供于寺中,并不與香客觀賞。

  知此不免覺著遺憾,僧人提來一壺?zé)崴瑧洶裁θ〔柰氲股?,水還燙未能立時喝上,一旁未走的僧人,此時卻朝我一禮:“施主?!?p>  我合手還禮:“何事?”

  “我見施主入寺敬香,一路幾次咳嗽聲音沉重,不知可是常年咳嗽不愈?”

  “說對了一半,怎么師父有醫(yī)治的法子?”

  “小僧并不通岐黃,只是主持禪師常在寺中義診,施主不妨試試。”

  聽此言,我不由想挽拒,憶安卻先我一步開口。

  “但不知今日可能得見?”

  “今日?待我去問過禪師?!?p>  僧人去罷,不多時便回轉(zhuǎn),帶我去往一處禪房,明成禪師端坐房中,濃眉黑須,閉目撥珠,我上前一禮,他請我坐下,正如陳先生那般,問癥狀觀舌象,最后按左手又按右手。

  “其根在肺,而又傷胃,根除甚難,但觀施主容色,想來控制的極好。還聽那位陳先生的便是。啊,施主老衲有個不情之請,老衲常在寺中義診,施主即是游玩到此,不知可愿多留幾日,請那位陳先生一同接診?!?p>  “這個……待我回去問過陳先生?!?p>  午時在寺中用過齋飯,穿過和順橋自對岸回轉(zhuǎn)未再前行,惜月還言扶我走,我本是說不用,誰知途中踩上一層薄冰……摔一次吧,還能說是意外,摔兩次可真是有些丟人了,最后還是惜月扶著走過一程,回到客舍,陳先生又用冰敷過一陣,就這還是連著五六日睡時翻不了身。至于明成法師的請求,陳先生又怎會拒絕。

  正月二十,又到棲賢寺,菜地茶園有僧人勞作其中,汲水者有之,背柴者有之,做一日食一日。寮房中,供案上,一座觀音瓷像,我掀開經(jīng)書一頁,放在案上,滴水磨墨,書是明成法師交予我手,讓僧人帶我來此抄寫,我雖一時不知是何緣故,也沒敢拒絕,原是想隨他一邊玩,看一看他替人問診的模樣,如今倒是要抄十日經(jīng)文了。

  依照法師的囑咐,合門閉窗,潔凈雙手,焚香一支。合掌三稱圣號,拋卻雜念,專心致志。

  《般若心經(jīng)》屬《大品般若經(jīng)》六百卷中的一節(jié),總不過二百六十字,我雖怕錯字寫的慢,這一上午也寫全了一遍,疊放盤中。午時鐘聲敲響,我寫完最后三行字,合掌回向。

  收拾執(zhí)筆之時,明成法師給予的偈文猶在心中回蕩,我似乎明白了法師之用心,想是我今生薄命,要我積累功德以報(bào)來世吧。只是人真的有來世嗎?我將抄錄的經(jīng)文捧上供案。如此這般做了十日,便是二十卷?!栋闳粜慕?jīng)》二百六十字也早已熟記于心,每每日落,陳先生總會來此輕叩門扉,并不需我言語,他也不進(jìn)只在門外等候,待我抄完一同回程,一路山水作陪,霞光當(dāng)燈,時有新月一輪,一日彎過一日。自這山頭隱入那山頭。

  山路長,陳先生總愛與我說那岐黃一道上的事,些許有趣多是無奈。山路短,他的見聞我總也聽不夠。這山道嫌短又嫌長。

  至于惜月和憶安,自知道我被明成法師留在寺中抄經(jīng)后,次日便一同去游鄱陽,逛長街,尋名食,憶安畫下廬山三疊泉,以做留念。惜月見畫還提下絕句一首,好不愜意。

  也許是我有此機(jī)緣,明成禪師許我得見那藏在閣中珍護(hù)的一百一十二卷羅漢圖,這羅漢圖珍貴,又豈只是百年名畫,那是一個王朝,一個年代流下的血淚,它自火中浴生,守著一個民族的氣節(jié)。

  一步一步輕輕踏過,卷卷畫軸陳列在書櫥之中,只是這般一卷卷展開來看自是不可,唐突了名畫,驚擾了亡魂,四位師父只在書櫥中取出一卷,搭上長梯,徐徐展開,長過二丈,寬為六尺,鋪滿了樓墻。

  此畫題為“青蓮華瓣”,五位羅漢端坐在盛開的蓮瓣中隨流而動雙手合十,目望一處,似在凝睇佛祖,兩岸蒼松青石重重運(yùn)疊,流水曲折若動,更值一提的是那畫中青蓮,只有一瓣極長,極大足以托起五位羅漢,余下的蓮瓣蓮心似如意翹立,仙境之中又添神奇,雖一卷足矣。

  這一見不過三五息,寺中師父便將畫收卷入櫥,領(lǐng)我出樓門。

  此后我們又上廬山盤桓數(shù)日,直到二月初三我才依依不舍下山去。

  乘長船,渡鄱陽,往長江飄蕩,猶似魚兒戲波瀾,又如飛雁行天地,不覺到安慶。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