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刻度十二,算不上了不得的修為,但在學宮道場的弟子而言,卻意味著已經(jīng)跨過修行路上又一道重要關(guān)隘。那就是“養(yǎng)神”。
念、見、養(yǎng),終至于成。
一般而言,精神刻度達到十,便可以著手開始養(yǎng)神,也就是正式進入了“養(yǎng)”境。
對于整個道學而言,養(yǎng)境的弟子難言什么戰(zhàn)斗力,當然更談不上作為道學的中堅階層,但臻入“養(yǎng)”境的修行者,只要資源足夠,修行得當,最終進入“成”境,精神成就神魂的概率是頗高的。
而一旦成就神魂,便是正式弟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戰(zhàn)力,是道學的基層結(jié)構(gòu)。
向道學宮集中了最大數(shù)目的弟子,在如此眾多的弟子中,養(yǎng)境弟子也是數(shù)目最為龐大的群體。因為養(yǎng)神涉及方方面面,有的人窮多年之功,也不能成就神魂,致使這一層次的弟子堆積甚重,越來越多。
但無論如何,臻入養(yǎng)神的層次都是值得喜悅的事情。
那名負責核測的女弟子阮紅,已將蘇洛的身份令符置于核測器中,用以將此次核測的信息登記造冊,再根據(jù)和上次核測時的精神刻度差值增加相應(yīng)的初始學分。
蘇洛剛睜開眼,便聽到她恭敬聲音:“恭喜師伯,精神刻度為十二,已臻養(yǎng)神之境!”
蘇洛面上平靜,心中卻已經(jīng)極為震驚。他估計自己是初入養(yǎng)神之境的門檻,這一日中許多見到他的人,都看出他修為已臻入養(yǎng)境,但他自己也沒有想過,自己的精神刻度已經(jīng)達到了十二。
精神刻度從十到十二,與從一到三相比,難度當然要小得多,但也絕談不上容易。
“十二!比我預(yù)料之中的精神刻度,似乎要多出一些?”蘇洛心中微動,忽然想起來,剛才他運轉(zhuǎn)精神之火時,就是最后腦域中那片葉的微微一顫,使得他精神迸發(fā)出的力量達到最強的巔峰。
這枚葉子飛射而出,是可以殺人的!
他外表卻絲毫看不出波動,平靜起身,從容接回身份令符,說道:“有勞你了?!?p> “為師伯服務(wù),是弟子的職責和榮幸?!?p> 蘇洛略微點頭,收起身份令符,便向外走去。
精神刻度十二,可以立刻開始養(yǎng)神。
養(yǎng)神是一件很重要,也很復(fù)雜的事情。相應(yīng)的法門、資源缺一不可,如果能夠有高手從旁指點當然再好不過,如果沒有,那么有些前人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也好。
所以,要去藏道殿。
……
……
藏道殿的人流和核測殿一樣多,但相比之下卻安靜了無數(shù)倍。這里藏納著道學經(jīng)典,任何弟子在道書面前都應(yīng)該懷著敬畏之心。
蘇洛略微思忖之后,決定不去打擾虎師叔。那位虎師叔似乎也并非好說話的人物,脾性之乖張和赤煌大師兄有得一比,若是真惹煩了他,應(yīng)該不會有好果子吃。
他徑直來到藏道殿第一層,取出帶來的《天日道學修行總綱》,將自己的身份令符在入口處的大兌換符中登記,把修行總綱放入一旁專用來歸還道書的玉匣中。
玉匣中有相應(yīng)禁制,能夠識別放入的道書,與大兌換符讀取身份令符中上一次兌換道書的信息對照,消除記錄。
一切都自行運轉(zhuǎn)。
這是因為道書系于道學根本,不能有絲毫輕忽,道學不惜由大修行者專門刻禁為陣,而不是像道場其他道殿一樣由弟子來充任這些事務(wù),便是這個緣故。
如果兌換道書也由弟子負責,那必然要和核測殿一樣,只要有關(guān)系,便可以大開方便之門,乃至于流失道書也不奇怪。
蘇洛略微一想,便明白這種制度的好處。任何弟子兌換走道書,都有明確記錄,遲遲不來歸還的話,以天日道學的能力,一定能夠收取回來。若是道書遺失,那么,兌換者便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這是對道統(tǒng)的維護。
“看來,我這個道書管理員,真的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碧K洛走入縱橫布列的書架之間,搖頭失笑,同時也明白,正因為如此,這個“道書管理員”的身份,的確是代表著一份極大的情面。
他手執(zhí)身份令符,腦域中精神微動。頓時,身份令符中顯現(xiàn)無形圖鑒,他的精神能夠清晰“看見”。
他精神微動,立刻“看”到整個藏道殿第一層的圖鑒,清晰明了,更因為他是道書管理員的身份,身份令符中被虎師叔注入許多相關(guān)信息,他甚至能“看”到不同位置的書架上,分別存放著哪些類別的道書。
進入第一層兌換道書的弟子極多,幾乎每一處書架前,都有弟子列隊,依次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道書。
“藥材大全?我不需要?!?p> “初涉煉丹要訣?我不需要?!?p> “符器到法寶……我也不需要。”
……
道書種類繁多,涉及方方面面。
譬如有一些弟子天賦確實有限,修行到某個境界之后,終身都很難再有所跨越,又不愿意離開道學,去世俗之中取一場榮華,那么便留在道學中,做一些其他事情。
比如替道學煉丹、制器、刻畫符箓,用來積攢學分,換取修行資源。
修行首重天份機緣,但是資源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如果有大量資源堆積,也并非就全無彌補天賦不足的可能。
所以,道學提倡弟子在主要的冥想修行之余涉獵一些其他的方面,如煉丹制器等。就算是日后能夠修行成為一名大修行者,自己掌握煉丹之術(shù)、制器之術(shù),或者是同時成為一名符道高手、陣法高手,也對修行也巨大幫助。
“這里都是前人修行的經(jīng)驗筆錄?!碧K洛走到一大片書架之間。這一片區(qū)域很廣,有許多書架,其中擺放著簡直數(shù)以萬計的道書。
因為這些道書較為特殊,并不完全屬于道學,而是屬于道學和其著作者共有,一旦有弟子兌換之后,所花費的學分會有一部分計給著作者——前提是這部經(jīng)驗筆錄的著作者還活著。
所以,很多修行有成的道學高手都愿意把自己的修行經(jīng)驗記錄下來,交給藏道殿。一來是分享給后輩弟子,是一樁可以換取名望的好事,二來可以獲得學分,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因而這種道書最多,多到數(shù)不過來。
所以這一片區(qū)域的書架前,倒是比較空蕩,蘇洛隨便找了一座書架,逐部道書搜尋過去。他所需要的是前輩高手養(yǎng)神的經(jīng)驗筆錄,這種道書也很多,并不難找。
“《論搬運氣血蘊養(yǎng)精神宜熱不宜寒》,《養(yǎng)神用藥控制》……這些我統(tǒng)統(tǒng)都不需要!”蘇洛邊看邊搖頭,忽然,他的目光微微一怔,指尖拂過書架中一部陳舊道書,因為道書封頁上的某三個字令他微微吃驚。
他抽出這部道書。
這部道書很厚實,厚達三寸。
《月蕭寒九月養(yǎng)神談》,這部道書的名字。
“月蕭寒?”蘇洛眉心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