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抽卡農(nóng)女:娘親我開酒樓養(yǎng)你呀

第12章 搭伙分成

  幾個村民被吼了一嘴,鬧了個沒臉,灰溜溜地跑回原先的地方撿柴去了。

  回家之前,蘇葉先去了趟翠姐兒家。

  狹窄的小院里木屑飛揚,原是張木匠在教人手藝。

  翠姐兒家中兩個孩子,怕平常出門在外的時候無人照看,恰巧村尾的張木匠也是孤家寡人一個,便央著她做活計的時候順帶照看一二。

  張木匠見兩人乖巧聽話,上手也快,能幫自己做些簡單的處理,翠姐兒還將她的一日三餐全包了,更不要求一定要教個什么名堂出來,只需帶著兩人就行了,也沒有不答應(yīng)的道理。

  蘇葉找上門來時,翠姐兒正出了小院將驢車從一旁牽出來,車上碼著整齊的柴火,看架勢正要拉去縣里。

  無人乘坐的驢車,便少了過路錢,車上的柴火拉到縣里還未必賣得出去,翠姐兒也正發(fā)愁,這一來一回也不知道能掙幾文錢,但總歸聊勝于無。

  好在旺季時還存了些余錢,翠姐兒嘆了口氣,轉(zhuǎn)頭便又撞見外邊的蘇葉。

  “小葉兒今個這么早哩”,翠姐兒還以為蘇葉又到山上尋了什么東西來找她寄賣,見她兩手空空,下意識地開口,“要我同你回家去拿嗎?”

  “沒有的事,是我自己琢磨了個活計想找你幫忙。”

  蘇葉將自己的擺攤計劃說與她聽了。

  翠姐兒起初還以為她是一時興起,誰曾想連工錢定價分成等都一一提及說清了,神色逐漸認(rèn)真起來。

  按照蘇葉的說法,兩人算是搭伙擺攤,橋口那邊的生意,少說也能做半個月。

  蘇葉負(fù)責(zé)烹飪食材,翠姐兒負(fù)責(zé)驢車運輸,兩人一齊采購分發(fā)。

  至于銀錢方面,采購的錢由蘇葉來出,每出攤一日,蘇葉便要給翠姐兒固定的十文錢,這算是對于驢車使用的費用。

  除此之外,每日的銀錢按照收入而非盈利二八分成,蘇葉占八成,剩下的兩成便當(dāng)作是翠姐兒幫忙拾掇的報酬。

  按照蘇葉的預(yù)估,那橋口的生意每日能出兩趟,早上和中午各有一次,穩(wěn)定下來每日的總收入應(yīng)當(dāng)在兩百文到六百文之間。

  翠姐兒倒也沒想能賺那么多,說句不中聽的話,只按最壞的打算,對她而言每日也能有十文錢的進賬,是筆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

  更何況這采購的銀錢也不用她出,最多也就是消耗了些忙前忙后的時間成本,左右不會虧錢。

  倒是蘇葉那邊,風(fēng)險都是她擔(dān)著,能不能回本還尚未可知。

  “小葉兒要是決定了,我就跟你干這么一回!”

  翠姐兒心知這是念著她才找自己搭伙,否則隨意雇個車子便省去了諸多麻煩,一咬牙點頭應(yīng)了,并鄭重承諾:

  “要是掙不著錢,我那一份也不必作數(shù)了!”

  翠姐兒是個爽快人,了解了那邊的的基本情況后,當(dāng)即開始把驢車上的木柴往回卸。

  “那邊樹枝都能撿是吧?”

  翠姐兒確認(rèn)了一遍。

  “是,我捆了一些都堆在空地上了,用個三五天不成問題。”

  蘇葉也幫忙拎著兩捆柴放到院中。

  “行,那就好辦了”,能占著不礙他人的便宜,翠姐兒一向機靈的很,“等回頭咱倆把該帶的東西都收拾妥了,一塊擱在車上帶過去,我去了那邊有多少就碼多少樹枝,還省得咱來回跑了。”

  “方便是方便,就是怕過幾天下雨,堆多了反不好攤開?!?p>  “沒影兒的事愁它干啥”,翠姐兒樂呵開口,也做了準(zhǔn)備,“小葉兒你家不是還有閑著的雞窩嘛,旁的都別動,就把那上頭的頂蓋拿下來,我回頭就地搭個小架子,就不怕淋著雨了。”

  “還是翠姐兒想得周到”,蘇葉贊了一句,提起今日中午的打算,“今兒個是第一天,沒早做準(zhǔn)備,那些做工的都帶了干糧,我想著要是再做些主食類的反而討不著好,想搭配點葷腥賣上價錢,倒不如干脆熬一鍋骨湯先試試水如何?”

  “我也正想說呢”,翠姐兒收斂一笑,嘆出一口郁氣,心里還是沒底,“小葉兒,我也不是不相信你,就是第一次做這活計,還不知道情況到底怎么樣,也想著剛開始先弄簡單些,瞧著好了咱再往里頭加也是來得及的!”

  既然要賣湯,盛湯的碗總是要有的。

  翠姐兒家旁的都缺,唯獨這碗是富余的,這還要歸結(jié)于她家那口子的白事。

  按照風(fēng)俗她作為主家應(yīng)當(dāng)給前來的賓客按照家里的人頭數(shù)發(fā)碗,意為會比他死的“晚”,祝愿長命百歲的意思。

  誰曾想喪禮當(dāng)日便被夫家那一大家子圖謀驢車生意,翠姐兒當(dāng)場翻了臉,他們些人的碗自然也沒送出去。

  翠姐兒取出清點了一下,已經(jīng)落灰的碗一共三十四只,等回頭從蘇葉家中帶出些,怎么著也夠數(shù)了。

  翠姐兒從家里帶出一大一小兩只木桶,兩只大木勺,碗筷都放大木桶里頭,鋪了層稻草,外表看起來和平常裝柴的車沒多大區(qū)別,一塊去了蘇葉家中。

  柳心然正鉚足了勁要寫出一張好字來,一刻也不敢分神,蘇葉比了個手勢,翠姐兒會意,兩人輕手輕腳去了廚房。

  蘇葉拎了十斤筒骨,五斤肉,一袋蘿卜和調(diào)料出來,翠姐捧著十來只碗,還提了砍刀砧板上了車。

  本想著將骨頭焯了水,蘿卜削了皮,將碗都洗好了至少也先洗了手再去,蘇葉剛要打水便被翠姐兒攔住了。

  “今兒頭一天,咱早些去收拾好,那里有河有水的,咱糟蹋自家東西做什么?”

  翠姐兒探出灰蒙蒙的掌心,在車上同蘇葉招了招手。

  “……”

  人多就是快,回來一趟的功夫,散亂的雜草樹枝又被運走了些,翠姐兒跳下車,找了根粗壯些的樹枝抵著把那些東西往空地上撥。

  管它怎么亂呢,橫豎都能燒火,先占下來再慢慢收拾唄!

  蘇葉先去了趟河邊,盛了小半桶水,回來將筒骨盡數(shù)丟里頭,沒過水面浸泡著。

  這一步可以讓里頭的血水都跑出來,減少腥味。

  翠姐兒眼疾手快,七八天的柴火用量便被唰唰推來的幾堆攢夠了。

  “小葉兒,你安排吧,接下來該怎么辦?”

  翠姐兒丟了樹枝,先來幫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