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木易宮華

番外:梅湘

木易宮華 宓瑀 4682 2025-02-13 21:54:06

  我叫武梅湘,我的父親是大唐朝開國功臣,父親本為寒族,因從龍之功步入仕途,一路身居要位。我的母親出身弘農楊氏,被大唐的開國皇帝賜婚給我的父親做繼室。

  聽說母親起初是不情愿的,她是個心氣兒極高的人,因為在她年幼時曾有道士言,母親命格貴不可言,因此她一直到四十四歲都未嫁人,更沒有子女。

  我的父母對我極為珍愛,聽乳母說我的異母兄長在我很小的時候,對母親和我們姐妹們也很是照顧。因為母親出身于關中頂級的大族,母親的一位堂兄位居宰相、手握兵權,堂弟是當朝的駙馬,還有個侄女是赫赫有名的齊王妃,身受皇帝的喜愛。父親的仕途算是一路順風順水,這其中不乏依托母親家族的緣故。

  后來朝中發(fā)生了變故,太子、齊王身死,秦王成為太子即位皇帝。因著母親之前與齊王妃相交甚密的緣故,多少還是遭到了不少的避諱。

  兄長們甚至私下傳言,我并非是母親親生的孩子,而是父親與外室所生,但外室為母親所不容,最終只有我被抱回家中撫養(yǎng)。因為我生的太過好看,也因為我生于武德七年元月,而我的姐姐武順生于武德六年。若是如此算來,除非母親連續(xù)懷孕才有生下我的可能。但若是如此,母親的身子又怎會吃的消。

  這讓我自己甚至都有些懷疑........但是我又有些不信,因為比起父親,我與母親似乎生的更像。我跑去問母親,母親卻極為嚴肅的讓我記住,我的生母是弘農楊氏之女,出身高貴,并不是旁人說的什么外室。

  我五歲那年生了一場怪病,是一位神醫(yī)醫(yī)好了我。他長得極為英俊,我從未見過如此好看的人。他說他叫高元簡,是藥王孫思邈的徒弟,也是我母親的故人,我看著他很是親切。神醫(yī)不光懂岐黃之術、天文地理、詩詞歌賦、文史典籍都難不倒他。

  我央求著父母請他做我的教書先生,因著神醫(yī)與楊家多年的交情,父親最終欣然答應了。

  貞觀三年,母親收到了一封來自長安的家書,寫信之人是母親的另一位侄女,她被皇帝冊封為了婕妤,頗得圣寵,還為當今陛下誕下了皇嗣。

  母親看到那信上的字跡時有些難以置信,隨即淚水奪眶而出。我問母親為何流淚,母親告訴我,這位楊婕妤是她看著長大的,雖說是侄女,但就像她的親女兒一樣。她是個苦命的人,一連幾年沒有音訊,如今得知她一些安好,母親也算是能放心了。

  母親說,那楊婕妤很是關心我,若是有一日我能見到她,讓我一定要向對待母親一樣對待她。

  我聽完很是不解,因為那楊婕妤按輩分算起來應該是我的姐姐.......再說,能侍奉當今的天子,這也算是命苦嗎?母親忽視了我一連串的問題,她說梅湘還小,等我長大之后就明白了。

  貞觀六年,我認了我的教書先生做了義父,楊婕妤也變成了楊淑妃。這幾年母親時常與宮里有書信往來,我偷偷看過幾次她們的書信,淑妃寫的甚是親切,“三月未得姑母書,婉婉忌欲恒死?!倍赣H的回信中也總是提到我的近況。

  關于我“表姐”楊淑妃的故事,更多還是從義父那里得知的。他對我那“表姐”的評價很高,說楊婉鈺是他在世上見過的最美的女子,說我長大之后定會比她還要出色,他的眼睛里帶著幾分溫柔。

  貞觀九年,父親因得知了太上皇駕崩后的消息悲痛成疾?;实鄣弥筮€遣了名醫(yī)前來為父親診治,但都無功而返?;实鄄恢溃业牧x父就是最好的醫(yī)者了,若是他說沒得救,那就真的沒得救了。

  父親去世后被追贈為禮部尚書,安葬于并州老家。

  淑妃與母親通信,希望母親能帶著我和姐妹們搬回長安生活,這樣她們姑侄二人也好能常相見。但這幾年武家一直安置在了荊州,母親作為一家主母也不好就這樣走了,于是便以幾位堂兄對母親失禮為由,離開了荊州。

  到了長安后,我一直未能見到傳說中的淑妃娘娘,母親與淑妃依舊是靠信件往來。母親說淑妃畢竟是皇帝的女人,出宮沒有那么容易,若是讓我們入宮,就必然得驚動宮中的那位皇后娘娘,自從楊家出了位齊王妃開始,楊氏和長孫氏就不可能站在一處。

  雖說母親的堂兄楊恭仁母家為長孫氏,但畢竟與皇后兄妹的血緣遠了,在他的心中還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親侄女來得重要的多。

  長孫皇后薨逝后,母親滿懷希冀。她說她的婉婉終于熬出頭了,看來弘農楊氏又要出一位皇后了,可母親卻遲遲沒有等到她期待的好消息。

  反而,一日家中收到了皇帝的冊封詔書,封我為五品才人,皇帝命人即刻將我接到洛陽行宮。母親哭泣不止,說這都是造了什么孽,連忙去信給了留在長安宮中的淑妃娘娘。

  母親對我千叮萬囑,讓我到了洛陽之后不要侍寢,一定要等到淑妃娘娘來,讓我一切都要聽淑妃的話。我不懂這其中的緣由,反復追問母親,母親無奈這才告訴我了真相。

  原來我的生母另有其人,而我即將和我的生母共事一夫........

  我問“母親”,我的父親是誰?難道我的父親就是當年的齊王李元吉?

  母親卻搖搖頭,面露難色。

  一時間,我悵然若失,不知該如何自處。原來,我是個沒有父親的孩子.......不過好在,雖然我的養(yǎng)父已經不在了,但我還有個義父,他一直待我如親女兒一般。只是我沒有想到,原來義父就是我的親生父親。

  義父說,他這輩子最想看到的是母親快樂,他尊重母親的每一個決定,所以才選擇了放手。他做事從不后悔,卻唯獨在這事兒上無法釋懷。于是,他自私了一次........也是這輩子他最荒唐的一次。

  義父說,我的生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所累,義父希望我能好好孝順她,不要怪她......

  很多年后,我成了昭儀、皇后甚至是皇帝。許多人都認為我是個歷史長河中的偶然,但只有我知道,這一切都是踩著我生母的鮮血走來的。

  我也并不是什么奇才,只是自打我第一次入宮那年,便一直在權利的巔峰浸染著罷了。

  我聽母親講著帝王權術,看著母親設計讓太子落馬身殘,看著母親借著旁人的手助長著魏王泰的野心,感受著心悅之人的壯志難酬,求而不得,經歷著一句“帝傳三世,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所帶來的腥風血雨,體會著帝王家的冷血與無情........

  若是母親與李淳風不為故交,若是母親的小名不叫小娬,若是母親不曾有個被封為了代王的兒子,那一次我就真的在劫難逃了。

  母親拉著我向李淳風深深一拜,母親說她知道他有他要守的忠,但母親也有她要守護的人。因此,母親懇求李淳風可以助她在皇帝面前將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矛頭引向她自己,保全于我。

  母親走的悲壯,眾人皆以為她對皇帝深情,可能連皇帝自己也這么認為??晌夷芨杏X到,她并不是為了那個男人而死,而是為了大唐江山的穩(wěn)定、為了我們姊妹的一世安穩(wěn)、為了楊氏一族這一房的興旺。

  我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沒想到我的父親卻見到了,在太白山的他得知皇帝的傳召后便十萬火急的趕了過來,也是父親親口宣布了母親的死訊。

  母親仿佛是能預感到這一天終會到來,所以叮囑過我很多的話,起初我是沒有放在心上的,直到很多年后才慢慢明白。

  母親去世的第二年,太子因寵幸了一名喚做稱心的太常樂人而惹得皇帝大怒?;实勖速n死了那樂人,卻讓太子心中從此與他的父親產生了隔閡。

  貞觀十七年二月,皇帝命閻立本繪制了二十四位功臣畫像置于了母親曾經住過的凌煙閣中,長孫無忌被列在了首位,而剩下的一些如杜如晦,房玄齡、尉遲敬德、侯君集、程知節(jié)........其中大多數都是曾參與過那場玄武門之變的人。

  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母親留給這位的帝王的報應來了........

  三月齊王李佑謀反,賜死,陰德妃被降為嬪位。

  太子李承乾謀反,廢為庶人,流放黔州,李元昌賜自盡,杜荷、侯君集一眾參與之人皆伏誅。

  魏王李泰被廢黜,降為東萊郡王。

  我本以為我心悅之人終于可以有了出頭之日,可沒想到那太子之位卻落在了晉王李治的頭上。

  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母親是個下棋的高手,即使她已經不在了,但每一顆棋子都沒有白費。她說過,只要長孫無忌未死,李恪就做不了太子,但李承乾和李泰也做不成。

  母親說,既然已入局,索性就讓我替她下完武德年間的那一局,那盤她與李元吉未下完的棋。憑什么紅顏就要薄命,憑什么女人只能成為男人的附屬品........

  李淑出閣前一日,我倆人窩在榻上抱頭痛哭,從此這偌大的皇宮中我連一個說真心話的人也沒有了。

  李淑說,她不知道自己是幸或是不幸,因為她馬上就要嫁給了一個自己不愛的人了。但是看到華蓁姐姐的駙馬待姐姐極好,過得很是美滿,她覺得似乎這樣也是不錯的。

  但是看到高陽的經歷,李淑就有些害怕。高陽曾對李淑說過,將來一定要嫁個心儀之人,不要走她的老路。只因高陽便是在婚后才遇到了那個讓她心悅的人,高陽知道他們永遠不會有結果,所以很小心的將那人藏在了心里,但是她忘了,愛一人的眼神是很難藏住的。

  不知怎得,這事被人捅到了皇帝面前,說得還極為難聽?;实垡慌抡伊藗€由頭處死了那人,她的父皇覺得這是對于女兒名譽和皇室顏面的一種保護,可對于高陽來說確是一種深深侮辱........

  李淑出閣后,皇帝倒是喜歡將我留在身邊侍奉筆墨,他說看著我總是能想起他的婉兒,仿佛他的婉兒還在自己身邊一樣。當然聽到這話,我并未覺得怎么感人,因為幾乎同樣的話,皇帝也對他的徐充容徐惠說過,只不過主人公從我的母親變成了長孫皇后。

  皇帝經常對著一份遺詔發(fā)呆,那是他在貞觀十三年二月寫下的。內容是,若是有一日他駕崩,則命我的母親為他殉葬,陪葬昭陵,追封為皇后。

  只是他沒有料到,母親會在他寫下這遺詔后的兩個月就殞命了,而母親的遺愿并不是做他的皇后,而是做回李元吉的妻子,能與她的夫君死同穴。

  皇帝在病榻上迷糊時,總是會喃喃一句“婉兒”,并且自言自語:“若是朕當年能對你好一些,是不是你就會一直留在朕的身邊.......你的心里是不是就只會裝著朕一人.......“

  我知道他是在想我的母親,但是我好想告訴他,其實母親的小名喚作“婉婉”,婉兒是燕德妃的小名。

  皇帝駕崩后,我被送到了感業(yè)寺為尼,而徐惠哀傷成疾,第二年就去世了,我知道她是真心愛這位皇帝的。但就像母親曾告誡過我的那樣,千萬不要愛上帝王,不要相信什么山盟海誓,也不要相信什么帝王情深,不然只能落得個情深不壽,紅顏薄命........

  第二年,在李淑的幫助下,借著王皇后的手,我懷著李治的孩子重新回到了宮中,位至二品昭儀,深得他的寵愛。

  起初我并無爭斗之心,因為我并不怎么愛這個男人。但我深知此生是注定無法與自己所愛在一起了,我很是羨慕他的王妃蕭氏,嫉妒那女人能陪伴在他的身邊,為他生兒育女。

  我總是在想,若他是皇帝,那該有多好.....

  可是現實總是很快的讓我清醒,永徽四年二月的那個晚上,我抱著已經泣不成聲的李淑,望著窗外閃耀的星空暗自流淚。

  吳王恪、高陽公主、巴陵公主、駙馬都尉房遺愛、柴令武以謀反之名被賜死,李愔廢為庶人,流放巴州。而這背后的始作俑者是當今皇帝權傾朝野的舅舅—長孫無忌。

  李淑說,若不是她與她的駙馬都是不愛走動的人,想必這次她們也難逃此劫了。她說她有生之年定要讓長孫無忌血債血償,她要為兄長、阿姊們報仇,也為了母妃報殺子之仇........

  我又何嘗不明白,當今這位皇帝又何嘗不明白,這所謂的謀反不過是長孫無忌鏟除異己的誣陷罷了........

  但是我卻什么也做不了。這一刻我仿佛突然明白了母親作為玄武門之變未亡人的痛,她的痛也定是比我深上千倍萬倍。我撫著李淑的背,強裝著冷靜:“妹妹不要怕,當初母親走后的那五年,是淑兒一直在保護著梅湘。以后,換成梅湘來保護淑兒......淑兒的仇,梅湘幫你一起報.......”

  那年十月,南方發(fā)生了起義,朝廷隨即派了人前去鎮(zhèn)壓。

  聽聞那為首之人是位女子,名叫陳碩真,她自稱為文佳皇帝,仿照朝廷的官制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我深感震撼,只因為這從古至今還從未有過女子稱帝,對她也多了分敬佩。

  只是面對朝廷的鎮(zhèn)壓,她終究沒能抵抗太久。在被俘之后,她選擇了自刎了斷。

  我聽到有人向李治密報,陳碩真死后,唐軍在她的家中發(fā)現了息王李建成和陳氏弗歆的靈位。李治也只是淡淡的應了一聲,吩咐此事不得外傳。

  我大概猜到了那陳碩真的身份,但不免手心也捏了把汗。我想到了母親帝母簽的預言,想到了“帝傳三世,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讖言。

  如今,母親的孩子只剩下我和李淑了,若是真的天命不可違,我又為何不順應這天命.......

  母親說過,凡是定要徐徐而圖之,一擊必中。

  我,定不能再步這陳碩真的后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