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江山物語

第四節(jié)

江山物語 林浩公子 2938 2011-04-14 18:01:10

    4

  李侍堯獲罪下獄,這可驚呆了眾多云貴官員,他們內(nèi)心忐忑不安地暗中觀察著,生怕牽連上身,畢竟每個人的屁股底下都有陀屎,想查很是簡單。

  當(dāng)聽說欽差許維許大人執(zhí)意要求就案辦案,不得牽涉過度的消息后,不由歡呼雀躍不已。這些云貴官吏可是真的怕了,就算李侍堯已經(jīng)靠邊站,這輩子難以起復(fù),照樣沒人敢站出來檢舉揭發(fā)。這是為何?都是‘與受同科’惹的禍。

  何謂‘與受同科’?

  通俗地講,就是行賄的與受賄的判同樣的刑,有點匪夷所思是不是!

  《大清律例》赫然列有‘與受同科’的條例:

  凡有以財行求,及說事過錢者,審實,皆計所與之贓,與受財人同科。

  所謂"以財行求",即行賄;所謂"說事過錢",即居間介紹賄賂;所謂"受財人",很好理解,就是收受賄賂的。

  這個條例系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頒行舊例,雍正三年(1725年)、乾隆五年(1740年)兩次增修,基本內(nèi)容未變。從實際分析,這只是歷代清皇的異想天開,自以為是的錯誤想法?!c受同科條’例較之‘官吏受財’(收受賄賂)律更嚴,這只能造成一旦有案件發(fā)生,大家都不敢多吭聲了,由于行賄者、介紹行賄者與受賄者同科,誰敢揭發(fā)?即或有人告發(fā),猶必互相掩飾",不到萬不得已,行賄之人及介紹賄賂之人絕不會主動據(jù)實揭發(fā)。

  以李侍堯案的最后處理來看,誰揭發(fā)誰倒霉,誰揭發(fā)的越多倒霉越大,閉緊嘴巴不揭發(fā)則安然無恙,原官照當(dāng)不誤。

  海寧是首發(fā)李侍堯貪婪案的無可爭議的功臣,對澄清吏治自有特殊貢獻??梢钥隙ǖ刂v,如果沒有海寧的揭發(fā),做了二十多年總督的李侍堯也絕對不至于陰溝里翻船。與李侍堯同樣歷任兩廣、湖廣、直隸總督的楊景素在乾隆四十四年死去時沒發(fā)現(xiàn)任何問題,可謂全節(jié)而終,曾幾何時就穢聲外揚,以至李侍堯案尚未結(jié)案,乾隆帝就深有感慨地通諭國中臣民說:"今李侍堯既有此等敗露之案,天下督撫又何能使朕深信乎?近又聞楊景素聲名亦甚狼藉,但其人已死,若至今存,未必不為又一李侍堯也。"那還用"未必"嗎?只是他在世時沒有一個像海寧那樣特別倒霉的人檢舉揭發(fā)罷了。

  海寧現(xiàn)如今已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人人避之惟恐不及。他心里也冤得慌!把和珅都恨到骨子里頭去了,恨不得生吞活剝了他。

  和珅不屑與許維同路回京,這功勞最好獨自報告給乾隆帝,這樣也好炫耀一下自己辦案的能力,于是他先一步與喀寧阿啟程而去,許維自然不會太在意這種事。你走了更好,我一路游山玩水般地回京師。

  昆明城外十里處的陶然亭,往日里也就幾個附庸風(fēng)雅之人前來游玩,可今日一大早,這附近五里皆是官兵把守,人聲鼎沸得很,云貴許多官員自發(fā)前來此處為欽差許維送行。

  為首的赫然是巡撫云南等處提督軍務(wù)兼理糧饟,二品頂戴的孫士毅,他此刻正滿面輕松地于亭內(nèi)與云南布政使林寶云下著棋。

  一向精明謹慎的孫士毅徹夜反復(fù)斟酌,在和珅走之后便草成一份奏稿,讓人快馬加鞭地送往江南乾隆處,奏折中極力渲染李侍堯的蠻橫霸道,突出自己的無奈:

  李侍堯素性傲戾,不講情理,以大學(xué)士為總督,階崇望重,事無巨細,一手把持,對屬下動輒痛加呵斥,不留絲毫余地,通省大小官員畏之如虎,若不依從,便有禍患,巡撫本有主政之事,但凡事李侍堯從來不準巡撫過問。

  怕乾隆帝不明白,孫士毅還舉例說,建水縣民身死無著一案,搜出土司隱寄張姓家中金六百兩、銀一千兩,李侍堯卻奏稱只有"金六十兩、銀七千五百兩"。以金易銀,已違成例,且數(shù)目懸殊.臣深感駭異,即赴督署面問,李侍堯反問:"你說有什么情弊?這件事是我總督主政之件,如有不合,惟我是問,還不用你著急查詢!"孫士毅在折中最后乞請皇上"將臣交部從重治罪,以為瞻顧者戒"。

  以孫士毅在朝廷中的靠山告知的消息來判斷,此次皇上的目標應(yīng)該在李侍堯身上,斷無可能擴大的趨勢,故他把提在嗓子眼上的一顆心放了下來。

  待到將過晌午時,外邊的人飛奔進來稟道:

  “大人,欽差大人已到了?!?p>  孫士毅含笑朝林寶云說道,

  “羅桓兄,我們一同過去迎接吧,許大人可是為我們云貴官員說了句公道話,我們可不能不承情啊?!闭f著便起身與林寶云信步踱著出了陶然亭。

  亭外歡送欽差儀式剛過,看樣子許維也是才剛到,正和幾個熟悉的官員執(zhí)手寒暄。此刻歌止樂歇,一群翎頂輝煌的官員眾星捧月地將許維簇擁在中間湊趣兒說話,見是孫士毅來了,忙都閃開一條道。

  “許大人您這數(shù)日來辛苦了!”孫士毅幾步緊走,到許維面前拱了拱手,緊握著許維的手笑吟吟道:

  “看上去氣色還好,在我昆明還算吃得過去,沒餓瘦了欽差大人,我等也可在皇上面前交差了。”

  哈。。。。。。一眾官員識趣地笑出聲來。

  三人一頭說笑踱過陶然亭這邊,在亭外送迎的都是四品以下的官員,足有上百的人,見他們過來,一齊叩下頭去請安道:

  “拜見欽差許大人了?!边@批官員還真是真心感謝許維,不然一旦牽涉進李侍堯案中去,頂戴難保。

  許維臉上閃過一絲微笑,略一抬手道:

  “大家都起來。這大中午的,面也見了,就此散了吧,日后來云南時再會吧。”

  布政使林寶玉隨侍右側(cè),忙道:

  “許大人,您即將啟程,這會也未必用過午飯。大家預(yù)備了點水酒,略用點再走吧?!?p>  許維瞥眼看了看,果見亭外涼棚里齊整擺著二十桌席面,干鮮果品水陸珍饈一桌桌小山似的攢起老高,隨即正氣凜然地說道:

  “圣上早有旨意,欽差出巡、返京概不許張羅!孫大人,林大人,你們怎么,哎,我都不知該如何說你們了。”

  “這都是眾多官員湊份子湊來的一頓午飯,絕無挪用公款之事,許大人您就別在推辭了。”林寶玉臉上干笑心里直罵娘:媽的,真是即當(dāng)婊子又要立牌坊!孫士毅肚里早餓得咕咕直叫,他爽朗一笑說道,

  “多少用一點吧。下不為例?,F(xiàn)已做好了,不吃也是暴殄天物。”

  “我就說你們云貴的官員太熱情了,實在讓人受不了,好吧,我吃?!币娫S維終于應(yīng)允下來,眾人此時方略松一口氣,魚貫而入安席。不一時觥籌交錯,豁拳行令之聲漸起,才熱鬧起來。

  這餐飯用時并不太久,很快又到了離別之時。

  打頭與許維告別的是云南巡撫孫士毅,他貪污的銀錢最起碼也能與李侍堯持平,故最感激的應(yīng)當(dāng)屬他。老孫真情外露地緊握著許維的雙手,眼框激動得流出熱淚,口中更是哏咽不止,一切盡在不言中啊。到得最后私底下塞了張五萬兩銀票過去。

  見巡撫大人開了頭,這下好了,官員們有一學(xué)一,有二學(xué)二,你一張我一張,跟募捐似的,都塞向了許維。這一塞,可塞得許維心花怒放,直高喊道,

  “諸位大人,你們真是太熱情了,別啊,我袖子塞不下了。啊,誰把我袖子扯破。哇,你們怎么連我靴子里也塞。。。。。?!?p>  當(dāng)許維離開云南地界時,他望著親隨幫他抱著的那把萬民傘及愛民靴,那張大嘴都笑得差點合不攏了,吃了一餐飯,凈收七十萬兩,還撈足了名聲,怎么想都比和珅上算。

  乾隆朝懲治貪官的大案數(shù)不勝數(shù),每舉一案,必牽連甚多,往往是無數(shù)的官吏被抄家問斬,腥風(fēng)血雨一片,不可謂不嚴厲。故官員們一旦逃脫危險,那感激之情絕對是難以言表的,絲毫不下于現(xiàn)今社會的所謂玉米粉絲團。

  為了表彰許維對云貴官場厥功甚偉,萬民傘、愛民旗等送了無數(shù)。臨走之際,更有兩名耆老脫下許維的靴子,高高捧起,說是留為去思。這“脫靴”之禮,本是地方官清正,百姓愛戴,才有此儀節(jié)。許維這種官官相護的官員居然也享此殊榮,非但前無古人,恐怕也是后無來者了。那沿途歡送的鞭炮更是大放特放,直放出數(shù)十里之外。

  許維所收下的萬民傘上貼得密密麻麻的都是云貴各級官員的名字,而愛民靴更是官員們饋送的,他許維哪是‘愛民’,分明是‘愛官’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