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晚唐煙雨

第七十七章 工商之道(下)

晚唐煙雨 今生嘆 4731 2009-07-26 04:24:00

    如果說整個“大蔡”的破局點在于蔡汴對決的話,那海州的破局點就在于濟島物資的輸出了。

  會昌二年(842年)李處人的唐舶搭載日本學問僧,從值嘉島(五島列島)出航,越東海以六天時間到達溫州樂城縣。大中二年(847年)張支信、元凈的唐舶,自明州(寧波)望海鎮(zhèn)啟航,橫渡東海,直取日本值嘉島,只用了三天時間。

  “踏浪軍”回師,穿越個黃海,要足足十一天。這不是開玩笑嗎?在濟島捕到鯨,運回海州怕是爛的只剩骨架了。不然只得沒完沒了地往濟島運鹽腌鯨肉,那得浪費多少人力和食鹽?

  兩相比較,足以讓秦雋揚抓狂。風力、氣象無法控制,那只有在船只上挖掘潛力了。

  海州的那支海軍“聯(lián)合艦隊”在那些蠻夷眼里是“超級艦隊”了??汕仉h揚第一次勘視后,覺得實在堵心。那些淮商的沙船看上去很威風,可這種平底船穩(wěn)定性太差,特別是樓船,樓層越高,遇上風暴越是容易傾覆。所以在向揚州買樓船之時,只選了三層的樓船。

  廣船和福船的遠洋適航性特別優(yōu)秀,但目前“踏浪軍”所擁有的廣船和福船都太小了。裝載量實在不能滿足要求。至于排漿船,或許在羅馬人和伽太基人時期用于近海作戰(zhàn),五層、六層的排槳以它的機動性稱得上是優(yōu)秀的船型吧。而大食人改成二層排槳用于遠洋,槳手能連續(xù)劃槳一個時辰嗎?實在是笑話了。

  除了排槳連動桿設置,排漿船再無技術(shù)可言。多層排槳在無風時,速度是比帆船快,可不能持久,在中國那是早已淘汰的技術(shù)。

  中國古人有"一櫓三槳"的說法,認為花同樣的人力,櫓的效率可以達到槳的三倍以上,從槳到櫓的變化,就是從間歇劃水變成連續(xù)劃水。早在漢代,中國人就棄槳用櫓。

  櫓一般支在船尾或船側(cè)的櫓檐上,入水一端的剖面呈弓形,另一端則系在船上。用手搖動櫓檐繩,使伸入水中的櫓板左右擺動。櫓擺動時,船跟水接觸的前后部分會產(chǎn)生壓力差,形成推力,推動船只前進,就像魚兒擺尾前進。櫓不僅是一種連續(xù)性的推進工具,而且具有操縱船舶回轉(zhuǎn)的功能。如果大食人能夠到江南水鄉(xiāng),看到一老翁輕搖船櫓,驅(qū)動載十余人的船只前進,是不是會眼珠子都瞪出來?

  事實上在人力驅(qū)動上,櫓船也算不上牛叉。南齊時,大科學家祖沖之把改裝的水車安到了船的兩側(cè),發(fā)明了車船?!坝衷烨Ю锎?,于新亭江試之,日行百余里”(《南齊書》卷五二)。車船是裝有槳輪的船舶,亦可稱為“明輪船”。

  車船的威力,曾經(jīng)有過地展示。根據(jù)秦雋揚的前世記憶,南宋楊么等率領(lǐng)民軍據(jù)守洞庭湖,兵農(nóng)相兼,陸耕水戰(zhàn),以車船優(yōu)勢屢敗官軍。前后六年,完勝官兵的七次進攻。后趙構(gòu)遠調(diào)名將岳飛為荊湖南北路置制使,趨洞庭湖重兵圍剿。

  岳飛率所部至鼎州,先對義軍諸寨遣間誘降,分化瓦解義軍;繼以大軍壓境,示師威脅。旋義軍大首領(lǐng)楊欽、黃佐等等相繼出降,惟楊么、夏誠等仍據(jù)寨自固。

  可就是岳飛這位名滿天下的戰(zhàn)神,與楊么、夏誠的車船對壘,也給抽得滿地找牙。名將到底是名將,岳飛馬上放低身段,納楊欽獻策,打消了速勝的念頭。遣人開閘泄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并于湖面散放柴草,以破民軍車船優(yōu)勢。后以楊欽為向?qū)?,進圍楊么水寨??偹闶峭旎亓嗣孀?。

  世人都說車船利內(nèi)河而不宜遠洋。秦雋揚認為這話純粹是放屁,那是腐儒不懂裝懂。

  螺旋槳推進器,其不間歇作旋轉(zhuǎn)運動的葉片,根本就是受了“明輪”啟發(fā),只是因為有了更為強大的動力才把多輪改為一輪,把兩側(cè)輪改成尾下輪式推進器。車船龐大的身軀受環(huán)境諸多的限制,在內(nèi)河完全是大材小用。只有在無垠的海洋方能讓車船一展身手。

  秦雋揚費盡心機和財貨,從揚州購得大量造船木材。是為了打造車船作為“踏浪軍”的主力戰(zhàn)艦嗎?當然不是!雖說車船航性好,行船猶如奔雷,擋之披靡。但在大洋里行船依靠人力驅(qū)動就太瘋狂了。

  海州不光有淮揚、福廣優(yōu)秀的船匠,還有呂光從趙德諲那里拐來的荊襄船匠,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他們是全世界最頂尖的船匠。

  他們的最頂尖不是單指在制造技藝上,是在境界上,荊襄船匠已經(jīng)掌握了“按圖施工”這一最科學的手段。他們在制船前描繪圖紙,先縮小比例制作船模來進行各項實驗,再放大一定的比例制作樣船,下水航行來評估各項性能。最后才能確定實船的樣式。車船的制造工藝對他們來說,很是熟悉。

  淮揚船匠的制帆、馭帆、氣象經(jīng)驗、航道的判斷方面的技藝天下無雙?;磽P船匠發(fā)明的被稱為“轉(zhuǎn)軸”的桅桿,居然還能利用頂頭風進行航行,當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福廣船匠在船尾舵、推進櫓、船體的研究上那是獨占鰲頭。更狠的是,因為福船、廣船船底為V字型難以坐灘,他們已經(jīng)開始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船塢”來造船和維修船只了。

  有了“按圖施工”、“轉(zhuǎn)軸桅”、“船塢”這三大技術(shù)。使海州的造船技術(shù)可以具有顛覆性的革命。

  秦雋揚要制造的是“輪帆船”!

  “輪帆船”!呼之欲出!愚昧的蒙元扼殺了輪帆船,這是世界造船史上的悲哀?,F(xiàn)在它即將在海州出世了,照秦雋揚的估計,它至少可以縱橫大洋五百年。

  為了改善海州的財政狀況,當務之急是先要造幾艘快速捕鯨船,順便還能運載濟島出產(chǎn)的硫磺?!拜喎币呀?jīng)完成制圖,船模也有了。但沒條件做風洞實驗,就更需樣船通過實際航行,來驗證是否符合設計的要求。

  這次“踏浪軍”去濟島,帶去了一個“制船組”,還有各類技師、匠師、長工四百多人,漢民八百余戶,還有大量的船用材料和加工金屬的鑄鐵工具。他們將在濟島建造一個簡陋的船塢,陸續(xù)把那三艘繳獲的排槳船改造成“輪帆船”。

  排槳船雖然垃圾一點,但雙層船艙、高而闊的船舷、尖底寬頭的船型勉強可以和海州的“輪帆船”技術(shù)進行嫁接。高而闊的船舷兩側(cè)適合安裝大點的明槳輪。雙層船艙就可以安排上下兩層車手,車手都以仰臥的姿勢向上蹬踹明輪的傳動竿。這樣無論是在力量、效率還是持久上,都不是大食人扳動那笨重的大槳可以比擬的。

  排槳船的船體板材縫合問題也容易解決,拖到船塢晾干后重新用油灰捻縫,再用鐵釘加固就可以了。

  即便工作量稍大的劃隔水密艙,可以和修建船塢同步進行。

  西方直到7世紀才在地中海出現(xiàn)能轉(zhuǎn)動的三角縱帆,14世紀才出現(xiàn)二桅、三角帆,15世紀才較普遍采用眾桅多帆。

  所以真正麻煩的是主桅和風帆的改造。排槳船用的是短軟帆,風力的利用率較之“唐船”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排槳船只有一根大桅不說,還實在太短了點,不象“唐船”那樣動輒十余丈。大桅聯(lián)在船體龍骨上,重新更換幾乎就等于把船拆了,返工的工程實在太浩大了。

  雖有人設想在大桅的兩側(cè)架“斜桅”,增加帆的寬度來彌補高度的不足以及“死帆”的問題。可如何讓“斜桅”既能固定,又能快速調(diào)整角度,實在讓船匠們一籌莫展。

  卻不料這個難題是蘭應隆解決的,蘭應隆臨時加入“制船組”,只是為船只專用的鐵釘形制提供技術(shù)支持。他得知了原由,就把為實現(xiàn)床弩和石礟快速組裝而設計的幾種緊固件拋了出來,其實就是螺栓、螺帽、弧型鉸鏈和圓槽抱箍。

  小小的幾種緊固件可是海州高科技的產(chǎn)物。剛完成試制的螺栓、螺帽、螺釘、弧型鉸鏈、圓槽抱箍雖說粗糙了點,螺紋厚度都達到半分,但這已經(jīng)是這時代鐵范澆注的極限了。這還是采用的是先進的翻砂工藝。于傳統(tǒng)的鐵范鑄造略有不同。

  鐵范鑄造是硬模鑄造的一種。由于鐵范的溫度較低,鐵水澆入鐵范后瞬間,鐵范的溫度不會上升太高,而之后由于鐵水迅速冷卻,結(jié)硬皮并收縮,在凝固的鐵水和鐵范之間形成一個“間隙”,鐵水實際上是在“間隙”中冷卻。

  翻砂工藝也是蘭應隆研究出來的,先用“冶金組”獨有的球墨鑄鐵銼刀把鐵范內(nèi)壁打磨光潔,這樣就使鑄件的尺寸更為精準。也只有海州偶然所得的球墨鑄鐵工具經(jīng)過蘸火后可以打磨生鐵范,這時代再沒其他金屬的硬度比被譽為“剛鐵”的生鐵更高了。

  然后在鐵范的內(nèi)壁涂以鯨脂。受熱融化的鯨脂,上浮到鑄件表層時能趁勢帶出鐵水內(nèi)的雜質(zhì),減少鑄件內(nèi)外的氣孔和夾渣。不然螺紋再有氣孔和夾渣那可真夠瞧得。融化鐵水必須用焦炭,以提高緊固件的鋼性,純粹的生鐵鑄件硬則硬矣,但太脆了。

  弧型鉸鏈的作用是連接斜桅的底部和甲板,用螺栓、螺帽鎖扣。斜桅身的任意位置要與船舷或支架固定,可移動桅身的圓槽抱箍來夾緊,可用螺栓、螺帽鎖扣,也可用皮繩綁扎。只要隨著弧型鉸鏈和圓槽抱箍的位置移動,斜桅縱向與甲板可九十度傾斜,橫向更是可以一百八十度轉(zhuǎn)動。

  一根主桅、兩根斜桅支起一張上寬下窄的梯形巨帆,受風時,形如蝠翼。隨著兩側(cè)斜桅可以任意旋轉(zhuǎn),以大桅為中心的船帆可以變幻夾角,三百六十度地掛風而行。

  相比西班牙大帆船的艏首三角帆只能用來快速轉(zhuǎn)向,唐船的硬直帆兩側(cè)走風。海州設計的“蝠翼帆”夾角兜風,對風力的利用可謂淋漓盡致了。改裝后的排槳船兩側(cè)將置八個大槳輪,猶如八個超級救生圈,可提供巨大的浮力。低矮的大桅、尖底寬頭保證重心穩(wěn)定。使船只在巨風之下也不容易傾覆。

  這也是秦雋揚吸取了鄭和寶船的經(jīng)驗。鄭和的船隊未能繞過非州,固然有艦隊規(guī)模太大拖慢了航速,使得補給困難的原因。但船形也有很大的問題。鄭和船隊都是高桅平底沙船,重心不穩(wěn),導致抵抗風浪的能力遠不如福船、廣船和西方船只。

  還有個例子就是蒙元征日,多用江北的高桅平底沙船沙船和高麗的那些舢板,最終落得個雨打風吹去。

  使秦雋揚擔心的是,“蝠翼帆”太過霸道,萬一風力過大,船只就不是破浪而行,而是象氣墊船那樣跳躍而行,那可真成了名副其實的“踏浪軍”了,實在是太雷人了。

  西班牙大帆船捆扎在船頭的斜桅艏首三角帆那般,風力一大,往往是隨風而去。改裝后的排槳船最大危險之處也在于此。

  螺栓、螺帽、弧型鉸鏈和圓槽抱箍過于牢固。颶風起時,有很大可能會把甲板都掀掉,大食人的造船技術(shù)也實在難以令人恭維,主桅的牢固度誰也無法保證。萬一出什么以外,船只象個光溜溜的大澡盆那樣在大海里飄蕩,那就太恐怖了。所以秦雋揚也露了一小手,順手“發(fā)明”出了“螺釘”。

  金屬和木器最好的連接物還是“螺釘”。弧型鉸鏈與甲板連接分為兩種,一種為螺栓、螺帽強連接。在外層用再長“螺釘”擰接甲板。風力過大,“螺釘”被拔起時,螺栓、螺帽應該已經(jīng)變形,無法拆除,就快速用大斧砍斷斜桅,保住主桅和甲板。

  排槳船的改造,秦雋揚只給了三個月的期限。為此他力排眾議,任命蘭應隆來主持。還特地在技師之上,設立工程師的頭銜授于蘭應隆。

  蘭應隆還不到三十歲,也不是匠戶出身,一年前只是個流民??伤〉玫囊幌盗械某煽儯屒仉h揚很是吃驚。如果說研究出蘭碳工藝還有偶然性,那擔任技師后的一連串的,不論是不是他職司范圍內(nèi)的技術(shù)革新,簡直是信手拈來。

  他覺得蘭應隆思考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眾不同,能透過表象看清問題的本質(zhì),解決問題只使用最簡單、直接的手段。既有發(fā)散性思維方式,又有嚴謹、有效的工作方法。

  這幾個月來,苦于各生產(chǎn)作坊和研究組的效率低下和管理不善。秦雋揚大力推廣“優(yōu)選法”和“統(tǒng)籌法”。

  統(tǒng)籌法又稱網(wǎng)絡計劃法。它是以網(wǎng)絡圖反映、表達計劃安排,據(jù)以選擇最優(yōu)工作方案,組織協(xié)調(diào)和控制生產(chǎn)的進度和費用,使其達到預定目標,獲得更佳經(jīng)濟效益的一種優(yōu)化決策方法。

  優(yōu)選法,是以數(shù)學原理為指導,用最可能少的試驗次數(shù),盡快找到生產(chǎn)和科學實驗中最優(yōu)方案的一種科學試驗的方法。

  而真正能掌握其中真髓加以實際運用的,也只有蘭應隆。所以蘭應隆和他的“冶金組”能取得傲視同儕的成就也就不奇怪了。

  秦雋揚覺得蘭應隆這樣的,不是用“人才”這兩個字可以形容的了。所謂“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人才”遍地都是,只要細心去發(fā)掘就是了。蘭應隆是“天才”,可遇不可求。把他單單限制在一個小小的“冶金組”實在是太屈才的。

  第一艘排槳船的改造,期限只有三個月。別人無論如何完不成,只有蘭應隆或許可以辦到。

  天下大勢,瞬息萬變,海州實在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等待。

  濟島之資!海州的命脈所系!

  PS:由于回來在日照沒買到當天的車票,老金轉(zhuǎn)道濟南,多耽擱了幾天,向各位書友說聲抱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