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嶺南風(fēng)澀

往事回首

嶺南風(fēng)澀 顏末G 2130 2018-05-10 00:14:49

  農(nóng)家的孩子,離集市上也有六里多地,每逢一次集市也都盼望著能去上街,想去看看、玩玩、如果能吃到好吃的就更好不過了??墒?,我尤記得那時每每一逢集我都很少能去集市;一是遠來去也著實不怎么方便,二是那時候農(nóng)家去趕集只有兩種方法去,要么起的早早的走著去,要么就是提前問好了村里誰家會開拖拉機去,就呼啦啦的拉了一車子人去。

  我記得我小時候去的次數(shù)就極少,我們那兒逢集是‘一四六九’也就是說每個月凡是有這幾個數(shù)的日子都是趕集日,一個月下來也有好多次,但我們村子窮嘛,所以去趕集的寥寥可數(shù)。

  那時候每次逢集那真的是小孩子都眼巴巴的看著那些能去集市的人,可眼熱了,要是誰家去了集市,一準(zhǔn)回來孩子們都一窩蜂的涌去他家,一是想聽聽集市上有啥新鮮事,二也是想看看都有啥好吃的。說來也好玩,那時候小時候不懂事,也跟著后面趁了幾次熱鬧,后來被奶奶知道了,擰著耳朵把我扯回家關(guān)上門耳提面命的說教了好一番才罷休。自那后,我雖還是一樣每每都會跟在后面去聽聽人家講集市上有啥好玩的新鮮事之類的,卻每次都是聽完就回了家,再不去跟在后面湊熱鬧了,實在是怕疼的緊。

  幼年哪知道那么多道理,也是后來慢慢的長大以后,許多小時候不懂的道理也都慢慢懂了,奶奶的話我記得卻比父母的話更牢,實在是那時候家里被我爸那個混人給弄得烏煙瘴氣,要不是奶奶一力撐著,這個家怕是早就沒了!

  也實在不是我瞧不起我爸,而是那時候他也確實混的很!整日里就知道賭錢,雖不是那種賭輸了就回家打罵妻兒的人,可到底脾氣也不好。我就記得我那時候脾氣尤其的倔,更像奶奶性格的我,總是跟老爸唱反調(diào)。時常頂他的話,被打過多次,可就是不長記性,還是喜歡頂嘴。有一次也是這樣,那時候奶奶去姑媽家了不在家,家里養(yǎng)的豬生病了,媽媽那時候在地里干活,也顧不過來這么多事,去喊他回家看著一直就說知道了也不見動,晚上回家吃飯就跟我媽起了口角。也可能是那天輸了錢,我一時氣不過就說了幾句,當(dāng)時桌子被掀了,盤子碗摔了一地,碎的碎了,翻的翻了。我也被打了一巴掌,他手大,一巴掌打下來我的耳朵已經(jīng)耳鳴了,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嘴唇立馬腫了,當(dāng)時我也沒哭,起身將板凳一踢我就走了,那年我才五歲。

  甩門出去翻去后山我進了山里,那是個連老人都避諱的地方,因鄉(xiāng)下哪座山頭都有墳,我卻不怕,楞生生的就跑進去了,呆了許久許久,臉上火辣辣的疼著,跑的又快,把我媽甩在身后很遠很遠。進去躲起來了我才發(fā)現(xiàn)我哭了,原來我從一出門就哭了,不是沒有聲音是哭不出聲來。那一巴掌打的我暫時性失聲了。

  那一刻我知道我是恨的,恨極了我父親。我恨他的性子,為什么這么窩囊!我恨他的沒出息,更恨他的爛泥扶不上墻!

  可是那又如何,那是我父親。此生唯一的父親!

  我打小就沒有爺爺,也看慣了付家老兩口的偏心。我跟奶奶一樣,恨他可也只能維護他。我最恨的是自己為什么不是男孩子,這樣我就可以多承擔(dān)一些,多幫奶奶和母親多分擔(dān)一些,那個時候雖然我們家不重男輕女,但社會上大多還是不接受女性超過男性的。

  我跟奶奶母親有多不容易我就有多恨父親,我就有多恨自己,我為什么沒有個長兄,我為什么不是男孩!

  我更恨的是自己,為了奶奶疼我多過其他幾個孫子孫女的那份疼寵。我拼了命的努力學(xué)習(xí),奶奶教我的所有待人接物的道理,我都努力去理解明白。我明白我沒有那么聽話,我知道我也不是很乖,可我是奶奶捧在掌心里的寶,她把她所有心力都壓在了我身上,我不能不努力,不能輸更不能失敗。

  被人欺負我要討回來,奶奶告訴我,不能怕別人也不能不知天高地厚。有人欺負到頭上要討回來,第一你沒犯錯,第二不能任人欺負。

  就這樣我被奶奶的這種教育方式,像是對待男孩子一般打磨,使得我的性格堅韌卻有耐力跟忍力。我被同齡的男孩子欺負,我都是打回去,雖然自己也傷了,但是我贏了。我被人誣陷偷盜的時候,我一句話也沒說,因為我知道我說什么都不對;奶奶說,自己家人在家怎么打鬧都可以,但是如果有外人欺負到頭上就一定要一致對外。我被冤枉的時候,我靜靜地就在那兒站著,一句話也沒說,我就看著他們在那兒吵吵。我知道不需要我去找,沒多會兒姐姐就來了,我只告訴姐姐一句話:“我沒做過”,僅此而已。我知道我性格一向不討喜,不是因為別的,總不大合群,姐姐幫我處理了后續(xù)事宜。我也依然過得風(fēng)生水起。

  捅了婁子有姐姐給我善后,打不過高年級的人我就使些小手段;這樣的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

  那時候我確實聰明,也從來沒想過要掩藏聰明;雖然常聽奶奶他們在我耳邊念叨鋒芒畢露,但我也不是太能明白。再后來也可能覺得就這樣似乎也不錯,總是要吃些虧才能更懂得成長的,反正有他們在我身后保駕護航。

  我們家其實在那時候著實算得上是幸運的了,奶奶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就連外公外婆也沒有。我一直記得,那時候媽媽兄弟姐妹四個,只有我家最困難,因此外公外婆總會格外心疼我跟弟弟兩個,也時不時的幫助我們一點吃的、穿的之類的。

  因我沒有爺爺,打小也就更喜歡跟外公在一處,外公也著實疼我,總會依著我胡鬧。給我買好吃的,給我做芋頭麥芽糖等。

  這些也都只先緊著我才會有兩個舅舅家孩子才能得到,我每次在外公家都會得到比表哥表姐們更多的吃的、好玩的;也可能是我是幾家里最小的孩子。母親結(jié)婚晚,老姨家最小的孩子都比我大四五歲呢,兩個舅舅家也都比我大。

  可不是每次都是我最得疼愛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