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演又是一驚:“快快道來?!?p> “新野已失!”
“???何人所為?”
“新野宰臨潘?!?p> “陳牧、廖湛二人又是如何,小小新野竟然守不住?”
“平林軍與臨潘昨日苦戰(zhàn),為其所敗,大司空已率大軍親往新野?!?p> “這兩個廢物,壞我大事。我等起兵新野,眾多家眷還在城中,這陳牧、廖湛非帶兵之人,我必親往救之。”
“正因如此,恐我軍心動搖,但恐劉玄、朱鮪不肯放大司徒去救新野?!?p> “顧不得這許多,我這就去見陛下?!?p> 劉演帶了幾個護衛(wèi)就直奔劉玄營帳。輾轉來到帳前,讓人通報。
劉玄把劉演請了進來:“大司徒為何如此?”
“我軍后方受新軍侵擾,如今新野已失。故前來面見陛下?!?p> “什么?我軍后方有大司空清理,怎會如此?大司徒何意?”
“我愿親往救之。”
“如此……待朕召見大司馬。”劉玄示意去人召見朱鮪。
“陛下請允我?guī)П静咳笋R前去支援大司空,如若新軍派大軍突襲我軍之后,大司空孤軍有恐不敵?!?p> “大司徒休要著急,大司馬即刻趕到,不如聽聽大司馬之言?!?p> “陛下何故這等事也要過問大司馬?”
“大司馬統(tǒng)領大軍,軍中大事小情皆需他來定鐸?!?p> 正在二人說話間,來人報大司馬覲見。于是劉玄讓進朱鮪。朱鮪進帳后先行施禮,然后說:“陛下何故召見臣下?”
“新野已失,大司徒欲親往救之。不知大司馬何意?”
“哦?何人所為?”
“新野宰臨潘。”劉演答到。
“此人能征善戰(zhàn),恐大司空不敵,且新野乃舂陵舊地,望大司徒勞累率本部急救?!敝祯n說。
朱鮪的態(tài)度大出劉演意料,本以為他會為難自己,不讓離陣,沒想到他話沒多說就讓自己去了,于是說:“南陽就倚靠大司馬了,我等馬上拔寨起兵?!?p> “大司徒定會功到而成,還需多為陛下盡心竭力?!?p> “定當不辱使命?!?p> “大司馬統(tǒng)籌全軍,既然能有如此安排,大司徒可速去掃清敵軍,需得功而返。”劉玄說。
“臣謹遵陛下旨意。”劉演隨著出了營帳會去拔營起寨奔向新野。
朱鮪本就想著怎么把劉演調走,沒想到劉演自己就要回到后方平定戰(zhàn)事,所以根本沒需多想,直接讓劉演回去,這樣打下南陽的大功就由綠林軍獨享了,還能做個順水人情。
舂陵兵馬隨之啟程,行軍一天便安營休整,派出斥候去往新野告知陳牧援軍已在路上,可以暫緩攻城,待劉演到來再合兵攻城。
斥候夜間來到陳牧軍營,告知其舂陵全部已急速趕來,欲與平林一部共同討伐臨潘。
陳牧讓斥候休息至天明回去稟報劉演愿意等舂陵軍至共擊新野。
次日天明,斥候回報。陳牧卻怕劉演搶功,召集平林人馬急攻新野,雖然占有人數(shù)優(yōu)勢,卻章法有失,一時半會攻不下城池,正在戰(zhàn)事膠著之際,城上主將臨潘向下喊話:“汝等且慢攻城,今日臨潘有話欲講。”
“汝欲何為?”陳牧在陣前應到。
“此次圍城,爾等取城不易,我亦知此城難守,且我等不欲多有殺傷。況城中多有貴軍家眷,吾并未傷其毫毛,在此欲求得大司徒書信一封,便可出城受降。”
“大司空陳牧在此,何必煩勞大司徒。汝出城受降,我等必不發(fā)難?!?p> “吾久聞大司徒之名,當今圣上早已懸賞郡縣來捉拿大司徒。如今雖敗,降于大司徒,我家主上必不會難為家人,如若受降于大司空,恐有誅族之禍。恕難從命?!?p> “如若不然,汝當如何?”
“奮力死戰(zhàn),以保家小?!?p> 陳牧自知難以取勝,如若再強攻,自己手下也會損傷不少。便與廖湛商議之后,只得答應臨潘的要求,于是派出斥候告知劉演。在此期間兩軍休戰(zhàn)等待劉演來信。
斥候剛行至半路便遇到了張杳所帶的先鋒隊伍,詢問一番。張杳讓自己的斥候帶人去見劉演,兀自加快行軍速度來到陣前見到陳牧:“末將見過大司空?!?p> “張將軍來此可否帶來大司徒親筆信箋?”
“回大司空,此來并未知大司空已將臨潘逼降,只為先來助戰(zhàn)?!睆堣媒o陳牧一個臺階下。
“如此……也罷,汝可去陣前先行安撫臨潘,免得生變?!?p> “聽從大司空安排,末將這就前去城前?!?p> 張杳一行人來到新野城邊,向上喊話:“我乃大司徒帳下戰(zhàn)將張杳,請臨將軍答話。”
城樓上一陣騷動后,臨潘來到城上答到:“可是擒殺武云,戰(zhàn)敗嚴尤,追殺甄大夫的張杳將軍?”
“正是在下。樓上答話者可是新野宰臨潘將軍?”
“久仰大名,未曾謀面,今日一見果真英雄出少年,鄙人正是臨潘。如今為保眾將士家小,愿獻出城池,還請張將軍通稟大司徒。”
“在下愿意效勞,還請臨將軍稍等片刻,大司徒正在來此路上。聽大司空說貴軍并未傷得城中百姓,吾先謝過將軍能有此仁心。待大司徒至此,定會以實相告,以保將軍將士周全。”
“鄙人在此替眾將士先行謝過?!?p> “如此將軍需盡快封存府庫,做好投誠安置,待大司徒前來接管?!?p> “好,吾盡快安排。”
張杳和臨潘對完話,各自回去安排事宜。半個時辰后劉演也快馬加鞭先行趕來,見到陳牧各自問候,詢問清楚城中情況,便又騎上戰(zhàn)馬來到陣前,向上喊話:“請臨將軍答話?!?p> “城下何人?”
“劉演,劉伯升是也?!?p> “大司徒親自來至陣前,不曾見過,還望贖罪?!?p> “不必多言,今日聽聞汝欲降于我,我便快馬加鞭以至于此。如若真降,我漢軍定會記上將軍一功,日后更要同心協(xié)力匡扶漢室?!?p> “大司徒說得極是,臨潘這就出城獻上降書及戶簿?!迸R潘說著就招呼身邊人下城墻。隨后便大開城門出來受降。
張杳趕忙過來接過所獻文籍交給劉演。劉演看了看后對臨潘說:“將軍大義,我劉演牢記于心,還請共同入城。”說著話便下了馬去扶臨潘。
張杳怕有詐,便緊跟在劉演身邊,看著臨潘動作,時刻準備出劍。不曾想此人真心投誠,并沒有張杳所擔心的事情發(fā)生。
漢軍進城后,原平林一部紀律散漫,而后來的舂陵軍卻紀律嚴明,像是兩個不同的軍隊,走在一起,城中百姓都不知這兩隊人馬共為漢軍。
陳牧、廖湛心中很是不服劉演,暗自想回去找機會擺他一道。
新野又重新回到了劉演手中,劉演十分高興,對臨潘說:“來日我等啟程去見陛下。奏請許你帶領本部?!?p> “多謝大司徒,末將還有一請?!?p> “請講?!?p> “我等家眷多在長安,望大司徒率軍攻占長安,也能善待百姓,勿要生靈涂炭?!?p> “哈哈,臨將軍多慮了,我漢軍乃匡復漢室,討伐叛逆,又怎會屠城?”
“如此,末將自知投對軍,今后定會在大司馬麾下盡心盡力。”
“甚好。”
眾人忙完交接事宜,各自休整,轉過天來劉演便返回劉玄。順道又清剿了附近的幾座小城,把后方隱患消除掉,逐步把自己勢力有發(fā)展起來,所部人馬越來越多。
這一天臨潘找到張杳:“張將軍,我軍只在南陽郡中四處清剿,這如何能立得功勞,我等降將沒得功勞,不好在陛下面前抬頭?!?p> “臨將軍不必擔心,我軍現(xiàn)如今立足不穩(wěn),如若不守住已獲城池,前方軍心動搖,更是難以進步,待我軍平定后方,南陽便需你我效力,不愁功名不得?!?p> “南陽城守兵不多,我大軍駐于南陽,不日而下,何用我等?”
“臨將軍有所不知,我有些許問題還請臨將軍回答?!?p> “洗耳恭聽。”
“近日漢軍與新軍交戰(zhàn),將軍可曾領教漢軍戰(zhàn)力?”
“曾有兩戰(zhàn),新野城外、新野城上?!?p> “汝與何人交戰(zhàn)?”
“大司空所領平林一部?!?p> “將軍可否怕于此軍?”
“如若同等兵力,末將可以一戰(zhàn)?!?p> “雖我軍為漢軍,可眾部戰(zhàn)力不一,我舂陵一部雖人數(shù)最少,但卻在軍中戰(zhàn)功最高。南陽一戰(zhàn),最終必然為我舂陵一部攻取?!?p> “張將軍此意末將知曉,愿將軍能以赤心待我等降兵?!?p> “臨將軍多慮了,大司徒、太常偏將軍皆仁德之士,并不計較此事。黃宇將軍亦是降將,跟隨大司徒征戰(zhàn),亦很是得寵,只要將軍能全力輔佐漢室,定能受到重用?!?p> “如此甚好,軍營之事還請張將軍多提點?!?p> “將軍過謙,待南陽一戰(zhàn),臨將軍能立得功勞,眾人皆知,便是出頭之日。軍人當以軍功為榮,不需多言他事?!?p> “謝張將軍教誨,如有用得著之處,末將愿效犬馬之勞?!?p> 二人正在說話,來人召張杳、臨潘去議事。二人不知何事,但看來人說話比較緊急,便急去劉演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