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南洋武帝

圈圈專場貼集錦05

南洋武帝 簡單老楊 2782 2019-11-15 09:46:32

  別問04去哪了,反正不是老楊忘了。

  第一貼。

  今天我們來談?wù)劇赌涎笪涞邸分械娜宋铩?p>  首先出場的,當(dāng)然就是本書的原動力鄭和了。

  當(dāng)然,《葵花寶典》肯定不是本位面的鄭和寫的,但不可否認,這絕對不是個普通的太監(jiān)。

  因為作惡的太監(jiān)太多,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太監(jiān)差不多都被貼上了“壞人”的標簽。確實,做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但凡掌權(quán)的太監(jiān),真沒什么好東西。

  鄭和算是個例外,這當(dāng)然也只是相對而言。

  和絕大多數(shù)出名的太監(jiān)不一樣,鄭和并非因弄權(quán)而出名,而是七下西洋的指揮官。

  僅看朱棣能將兩萬多精銳交給他,飄洋過海,遠隔萬里,且還能在帝位更換后信任不減,便可知鄭和絕不簡單。

  作為一名太監(jiān),鄭和并不是因把主子伺候得舒服了才上位的,而是實打?qū)嵉能姽Α?p>  鄭村壩一戰(zhàn)可謂靖難之役的關(guān)鍵戰(zhàn)役之一,此戰(zhàn)過后,馬和變成了鄭和,三保成了三寶。

  歷史對此的記錄并不詳盡,可正好可供好事之輩想像添補。

  此前已經(jīng)說過,這本書原來準備以陳祖義為主角,所以也曾設(shè)計過鄭和與三大供奉的成名之戰(zhàn)。原本的設(shè)計中,三大供奉是陳祖義的老師,是朱元璋手下三大絕頂高手。

  主角一變,這一戰(zhàn)應(yīng)該不會再出現(xiàn)了,若是有可能,或許會以番外篇的形式補齊。

  鄭和的具體事跡,百度可查,就不在這里充字數(shù)了。老楊要講的,都是百度之外的東西,純屬江湖傳聞(個人瞎想)。

  研究鄭和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三寶太監(jiān),他本身是回回,也就是回教信徒,后來又拜了高僧姚廣孝為師,每次出海又要祭媽祖,到了賜蘭山又要參拜佛跡,還對皇帝特別忠心。

  那他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呢?

  回教、佛教、道教、原生神靈崇拜、儒教……若是西方提前到西洋一帶,不知道他會不會順便拜下天主上帝。

  一個人的信仰可以這么沒有原則嗎?

  這里面,絕對有可供深挖(瞎想)的東西。

  在本書里,鄭和已經(jīng)是一個離突破武道極限只差一步的絕頂高手了。

  到了這個境界的人,前面的信仰雜亂就可以很地解釋(胡謅)了。

  因為他也迷茫,和黃易一樣的迷茫,圍城之外,到底是什么呢?破碎虛空之后,到底會怎么樣呢?

  因為未知,所以好奇;因為好奇,所以探求;求而不得,所以迷茫。

  或許牛頓如日方中時突然改為研究神學(xué),也是因為這一種迷茫吧,誰又能知道呢?

  高處不勝寒,境界越高,越是孤獨。

  第二貼。

  雖然被剝奪了主角光環(huán),可陳祖義仍是個不得不談的人物,因為他身上實在有太多不詳?shù)臇|西了。

  前面其實已經(jīng)提過很多,說過的,也就不再多說了。

  既然之前想讓這個滿身神秘的人當(dāng)主角,其人設(shè)自然就要豐滿得多。

  陳祖義是溫州一帶的人,在洪武末期舉家逃往南洋,緊隨而來的就是朱元璋派出大量使者要求各國協(xié)助緝拿,且懸紅高達五十萬兩。

  歷史對這一段記錄模糊,正好可供我們添hu涂si抹luan色xiang。

  不管正史野史,陳祖義大海盜的身份是都是板上釘釘?shù)摹?p>  可大家有沒有想過,按這節(jié)奏,他海盜事業(yè)還沒開展呢,朱元璋對萬國來朝的興趣遠沒有朱棣大,而且出名的摳門,怎么會為了一個海盜發(fā)出國家追捕。

  看看后面的那些海盜王,甚至為禍一時的倭寇,誰有資格享受這樣的待遇?

  所以,絕對有蹊蹺。

  陳祖義為什么要逃到南洋,以其能力,走科舉也好,走舉薦也罷,都可以混得不錯。

  在那個時代,移居國外可不是什么好事,除非實在沒辦法,誰愿意前往蠻荒之地。

  到了南洋之后,陳祖義更讓人刮目相看,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牛!

  書中對其在南洋的表現(xiàn)雖有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成分,但離事實其實并不遠。逃往南洋的漢人很多,能在短時間內(nèi)做到這種程度的,反正我是找不到第二個了。

  這也從側(cè)面證實了陳祖義的能力絕非一般。

  那么,朱元璋通緝他的原因就更加耐人尋味了,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會讓老朱如此大動干戈。

  想像的空間可以很大,但也很有限。要么是國家層面的,威脅到其統(tǒng)治,要么就是私人層面的,必除之而后快。

  陳祖義的家族也是根正苗紅,其祖是抗元義士陳夢龍,祖義之名也因此而來。照理說,反叛什么的絕對擦不到邊,威脅統(tǒng)治更是扯淡了。

  所以只剩下一種可能。

  舉國之器,只為私欲,而且是一種可以不惜一切也要達成的私欲。

  都當(dāng)皇帝了,坐擁天下,還有什么東西能讓其如此渴求呢?

  答案似乎很好猜,可又未必,容以后慢慢道來。

  第三貼。

  黎利在越南歷史上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記錄還算詳盡,可能夠涂抹的地方仍然不少。

  書中所述除五夷大將外,其他基本與史實沒有什么差別。之所以一開場就出現(xiàn),其實是因為他身上有兩個謎團。

  首先就是那把藍靈古劍,《大越史全書》里說其“自崩而出”,很是靈異。順便吐槽一下,華夏文化圈里的小國一般都喜歡冠之大字,實在是一種難以明白的心態(tài)。

  這把劍據(jù)說是舜帝佩劍,而舜帝也確實是崩于巡視蒼梧途中,地理位置倒是很接近。本書中承認了這把劍的存在,而且賦予其神兵特性。畢竟這是華夏先祖之物,出彩一點也不為過。

  這把劍的最終歸宿,是靈龜負之沉于湖中,還劍湖到現(xiàn)在仍然是越南最著名的名勝之一。

  黎利為什么要歸還這把劍,實在有些說不通。難道不順天了嗎?

  時間點也非常巧。

  這就涉及到第二個謎團。

  黎利只活了48歲,對于開國者來說,這可正值壯年。

  更可疑的是,死前接連發(fā)生兩件事情,一是還劍,二是廢太子。

  兩件事情過后不久,黎利“崩于正寢”。

  我就喜歡這樣語焉不詳?shù)氖窌涊d。

  把這諸多因素串連起來,應(yīng)該是個好故事吧,只是不知道講得能不能讓大家滿意。

  不管滿不滿意,總得先看了才能知道,所以,追更唄,答案即將揭曉。

  第四貼。

  這是個極其神秘的人物。(書友:切,早就猜到是誰了,你只是嘴硬不承認罷了。)

  本來,不想透露一絲一毫,因為那樣會造成嚴重劇透。(反正都裝了,繼續(xù)裝著有很多人追更的樣子吧。)

  不過專場時間里,本書的情節(jié)才剛剛展開,如果抓個還沒出場的重量級人物,估計后果會更嚴重。

  勉為其難,就他老人家了。

  首先要表達一個自己的觀點:道家和道教完全不是一回事。

  道家,是華夏文化的主要核心要素,沒有之一。

  道家追求的并不是飛升成仙,道家甚至是無神論者,假如有,那也沒什么了不起的。

  是的,道家比道教更高冷,更牛比。

  道家追求的是體悟天道,弄清楚這世界運行的規(guī)律,這宇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相比于覺悟解除痛苦、一切歸于某神,華夏文化的主基因高出的不止是一個兩個層次。

  好吧,我承認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民族主義者,一個自豪的種花人。

  可事實,不就是如此嗎?

  相比于道家,道教就要低一層次,畢竟其本身就是從道家分離出來的一個小分支。

  道教為什么要追求飛升?

  其實并不是為了更強的力量,更多的神通,而是要徹底擺脫這天地的束縛,這宇宙的桎梏。修道者不想去弄清這個世界了,這個宇宙也太過浩瀚,還是先管好自己為好。

  所以真正的修道士,不慕名利,不戀權(quán)勢,美色虛榮更棄之如糞土。

  因為他們追求的,遠遠要高出這些。

  可他們?nèi)匀挥杏?,那就是“飛升”,這或許與普通人理解的飛升并不是一回事。

  邋遢老道就是一個標準的修道士,他已突破生死玄關(guān),活得遠比普通人更久遠,可他還差那一步。

  這一步,是天和地的區(qū)別,是自由和約束的界限。

  好像已經(jīng)劇透了好多東西了,不能再說下去了,欲知后事詳情,敬請收藏關(guān)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