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三月桐子花

第九十四章 白云庵的小師父

三月桐子花 蔡垣 5515 2020-04-09 19:15:08

  老何把馬料袋里的兩包東西,拿出來放在桌上,師太對妙惠說:‘妙常給我們帶來了三百大洋,來解燃眉之急,妙惠妳收好了,妙青,不準對外說’。妙青回答道:‘是!’。

  老何打開布包,把大洋按二十塊一垛,碼了十五垛點給妙惠。妙惠和妙青、看著這白花花的大洋,高興得不得了。師太說:‘放到我房里的木箱里’。

  妙惠很利落地兜起衣襟,把大洋全抹到衣兜里。師太哼了一聲,‘這成啥體統(tǒng)?’。妙惠又重新把大洋放在桌上,規(guī)規(guī)矩矩重新包了兩包,抱在懷里走了。師太也拄著拐杖跟著妙惠出了門。

  老何總惦記著自己的馬,先叫妙青找來瓦盆給馬飲水,他拿出自己帶來的小簸箕,把馬料和苞谷全抖了出來,只夠今天吃了,還要準備以后的馬料。

  老何的肚子早就餓了,他問妙青:‘妳們吃過晚飯沒有呀?’。妙青說:‘出家人午后不食,只有早飯和中飯,沒有晚飯’。

  老何看她還是個孩子,他就說:‘我就不信,妳們出去化緣,走出去就中午了,妳回來,能空著肚子走回來’。

  妙青沒有吭氣,老何說:‘我還沒有吃晚飯呢!,我的肚子餓了,我的干糧有點餿,你去燒水把我的干糧煮一煮’。妙青說:‘我去問問大師姐’。

  這時大師姐來了,妙青就對她說:‘施主說:他的干糧餿了,想煮一煮’。妙惠說:‘我已經(jīng)安排做飯了’。他還特別說:‘是燜的干飯’。

  老何問:‘你們是吃干飯還是稀飯?’。妙惠說:‘一年多了,沒有吃過干飯,沒有米,哪來干飯呢?,把化緣來的飯,又回到鍋里熬成粥,大家分食’。

  老何問:‘聽妙青說,午后不食,沒有晚飯,是真的嗎?’。他皺著眉頭說:‘大人可忍,小師父可就受罪了。我們那邊兒,在廟里是吃兩餐,午后不食,我們離縣城有二十多里路,出去辦事兒,可能兩頭都趕不上飯,只好把午飯挪到下午’。

  妙惠說:‘有戒律、過午不吃,在廟里只燒兩次火’。

  老何對妙青和妙惠說起觀音閣的情況,他說:‘靖南雖不算富足,但善男信女多,現(xiàn)在還重修了廟宇,只是人少,原來只有妙常一人,現(xiàn)在有兩個人,也不算多’。

  妙青接上話,她問:‘施主能帶我去嗎?’。

  妙惠說:‘原來妙云走時,就想帶著妙青一塊走的,師太不準,幸好未去,妙云都差點兒…’。她嘆了口氣,‘哎、如施主能將妙青帶走,我們就又少了一張嘴。早晨一碗稀飯,中午兩碗稀飯,你看這弱不禁風的樣子,到那邊總是比在這里好一些吧!’。

  老何沒有思想準備,他說:‘路途遙遠,就是騎馬,也是十分辛苦,另外也不知道妙常的意思’。妙惠說:‘觀音閣那么大,妙常怕是巴不得呢!,這次是騎著馬去,騎馬總比走路強,妙云都能走著去,她騎著馬還去不得?,她與妙云甚是相投,到那里又多一個伴,她們高興都來不及呢!’。

  老何問:‘廟里就妳們幾個人也不多嘛!’,妙青說:‘還有四個師姐在睡覺呢!,她們半夜就得起來,到很遠的地方去化緣,現(xiàn)在就指靠她們呢!’。

  老何嘆了氣,他說:‘這事兒呀,還得看看師太的意思’。妙惠說:‘師太也是這個意思呢!’。

  沉默了一會、老何才答應(yīng),他問:‘騎馬也很辛苦?。?,妙青妳受得了嗎?’。妙青說:‘我騎累了,還不能走一會兒呀!’。

  妙青想要跟老何到靖南,她和妙惠都想知道觀音閣的情況,老何就介紹說:‘觀音閣離靖南縣城有二十多里,坐落在陳家溝梯子巖山上,新廟還有幾個月就修好了,依山而建,一進三層,錯落有致…’。他講完了觀音閣,又來講自己,‘我挨觀音閣最近,不到半里地…’。妙惠問:‘梯子巖山上是不是很荒涼?,沒有幾家人呀!’。

  老何說:‘是,方圓幾十里地,只有幾十家人’。妙青問:‘那化緣怎么辦?’。老何說:‘觀音閣香火旺,不用拿著碗,到街上去化緣,自有善男信女,把供品和施舍,送上山來,今日米一擔、明日柴一挑,不會為化緣煩惱’。

  老何就接著介紹起自己的家來,他說:‘我家有四個人,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是從重慶來養(yǎng)病的,一個小一點的姑娘,是逃難來的,一個男伢是避難來的,我們在山上開了二十多畝的荒地,筑了土墻圍起來,不怕野獸來禍害,現(xiàn)在種了麥子,明年要打好幾千斤呢?,我們都吃不完,收了麥子種苞谷,全用來喂豬。我養(yǎng)了馬、牛、還養(yǎng)了兩只母羊,去年生了四只小羊,養(yǎng)了兩頭母豬,剛生了二十四只豬崽,…’。他說起來,如數(shù)家珍,妙惠和妙青、都聽得入了迷。

  老何問起這里的米價,妙惠說:‘過去是五分一斤,一個大洋可買二十斤呢?,現(xiàn)在遭災(zāi),米也貴了,一塊錢,也就是買十斤米,庵里還住得有三個施主,家里拖家?guī)Э谔踊娜チ?,老施主走不得,只能在家糠菜度日,師太可憐他們,就接到庵里,一天也是兩碗稀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呢!。

  妙惠接著說:‘那幾家出去逃荒的,最近回來過年了,我想叫他們家里的男丁,出去買米,百里外,仍是五個大洋一百斤,我只要八十斤,挑一次,全家也可以吃幾頓飽飯,這是兩利的事兒’。

  老何問:‘這是不是師太的意思呀?’。妙惠說:‘不是,不能讓她知道,她是一心救苦救難,恨不得把錢都施舍給人家呢!’。

  老何說:‘出家人不貪財,但不積攢點香火錢也不行,妙常能把廟修起來,是老師太從前朝就開始積攢的。帶來的那三百塊錢,害怕還用不到秋后呢?’。

  妙惠說:‘用到秋后沒有問題,要用到明年呢!以后,還是要去化緣,早上稀飯可吃兩碗,中午干飯可以吃飽,一人一天也就是一斤米,廟里有十來畝薄田,今后要收回,自己種,犁田做不了,可以請人,有些必用之物,香、紙、燭,要多備一些,有的施主來拜佛,祈福,路遠不便攜帶,人家總要捐點香火錢,城里也要經(jīng)常去,做佛事兒,總是有香火錢的’。

  老何問:‘師太過去不做這些?’?!ァ?,妙惠嘆了一口氣,她說:‘人家不來請,她是不過問的,原來妙常在時,是這樣,妙云在時,也是這樣,廟里僧多粥少,她們也不為難師太,都走了’。

  這時進來一個尼姑說:‘師姐、飯好了’。妙惠說:‘端來吧!’。尼姑端來了一大碗米飯,一碗炒酸菜,一塊霉豆腐。妙惠說:‘施主你慢用,妙青,你就在這里侍候,施主吃完了,妳收拾,把碗洗了’。

  她說完就要走,老何說:‘現(xiàn)在天色短,吃完飯就黑了,這里我不熟,沒有馬料了,我想去找點馬料’。

  ‘妙惠說:‘這里就這個樣子,我們就不留你了,明天準備一天,后天就上路。路上要帶的東西,明天再說吧!,妙青,一會兒你到下面吳家、張家看看,找點草料’。

  妙青連忙答應(yīng):‘是’。

  等妙惠走了,妙青就把門關(guān)上,老何指著碗說:‘這碗真大’。妙青說:‘這是化緣的碗,化緣時、施主把碗拿到屋里去、是施主在家里盛好了再送到外面來,如果碗小了,人家施主給的飯就少了’。

  老何說:‘施主給了,端著就回來,一天就化一碗飯?’。妙青笑了,她說:‘我們背得有飯袋,把化緣來的飯,倒在飯袋里,再端著空碗到下一家’。

  老何扒了幾口飯,他把酸菜夾了一些到碗里來,再把米飯撥一半到菜碗里去,他要分一份飯給妙青吃。妙青用手指了指房門,她念道:‘哦!阿彌陀佛’。

  看她的意思、是墻外有耳呢!,不要叫人家聽到了。她說:‘施主,我們午后不食呢!’。

  既然妙青不吃,老何只好一個人享用,確實也餓了,一會兒就把飯吃得精光。

  吃完飯,老何從馬料袋里拿出手槍和匕首,把它揣在懷里,妙青找來了燈籠,就一起去找馬料。

  這個地方,只要家里有地,就要養(yǎng)牛,就貯有草料。走到半路,老何從懷里,拿出身上僅剩下的干糧,一個硬邦邦的苞谷餅子,遞給妙青。妙青不接,她說:‘我們午后不食,不用麻煩施主了’。

  老何無奈,只好收起來,心想:這小師父,循規(guī)蹈矩,出了家,自然要受戒律的約束,看來師太調(diào)教不錯。

  到了吳家,說明來意,吳家大叔說:‘有鍘好的草料,苞谷也有,只是沒有磨’。老何說:‘明天磨了,用鹽水泡一天,后天我們一早來取’。臨走,老何留下一塊大洋,就和妙青回來了。

  妙青去找大師姐,走到師太門口,正好大師姐從屋里出來,大師姐上前拉住她,大師姐傷感地說:‘師太找妳呢!’。就拉著她進了師太的房里。師太叫她們都坐下。師太叫妙青坐近點,她拉著妙青的手,半天說不出話來。

  師太已是老淚縱橫,妙青回過頭來看大師姐,她正用衣袖在擦眼淚;師太的聲音有些顫抖,她低聲說:‘妙青,你來白云庵兩年了吧?,后天就要到觀音閣去了,到了那邊兒,要好好跟妙常,妙云學唸經(jīng),妳悟性好,跟師姐們好好修行,后天是初六,明天妳家里、要來送香燭供品,你一走,不知道何日才能回來,你怎么對家里人說呀?’。

  說到這里、師太再也說不下去,她用袖子去擦眼淚、一陣沉默之后,妙青說:‘我既皈依佛門,就與塵世脫緣,這人是不見為好!’。

  大師姐說:‘出家人也是父母所生,是父母所養(yǎng),總是有恩于你,今后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你要為他們著想,見上一面,以了他們的心愿’。

  妙青說:‘妙青聽師太和大師姐教誨,但不要喊天哭地,耽誤我們出行,馬料的事兒,已經(jīng)辦好,吳家有草料,只是苞谷沒有磨,明天早上粗磨一下,用鹽水泡了,走時帶走,我們路上的干糧,何施主說:到鳳凰去買,燒餅和粑粑都行’。

  師太又拉著妙青的手,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聽說妙常重修觀音閣,我倒想去看看,看來是去不了了,你告訴她們,哪年妳們一塊兒云游回來,也不過就六七天’。

  大師姐說:‘等廟上的事利索了,妙常妙云會回來的,這次要不是急,妙常都回來了’。

  師太也累了,她擺手說:‘妳們?nèi)ニ桑?,明天化緣的就不去了,初五、總有善男信女,來燒香祈福,哦,現(xiàn)在寬裕點了,讓大家多吃一點,妳看,好幾個浮腫了,菩薩保佑,今日來了及時雨,真是久旱逢甘露?。?,走吧!走吧,去睡吧!’。

  何青山一覺睡到大天亮,聽到刷刷的掃地聲,他知道起晚了,聽到敲門聲,他趕快去開門,妙青端來熱的洗臉水,這才想起多日沒有洗臉了,晚上都是和衣而睡。早飯也端來了,是一大碗稀粥,太稀了,正好在碗里、照了一下鏡子,呵!胡子太長了。

  他就問妙青:‘小師父,有沒有剪刀???,胡子該剪一剪了’。妙青說:‘你先吃吧!,我去拿’。說完她就走了。老何心想:還是剪了再吃吧!留著當鏡子,還可以照一照。

  妙青拿來了剪刀,老何剪了胡子,他在碗里一照,精神多了。喝完粥,叫上妙青,牽著馬、帶上草料袋,就到吳家看草料,草料是現(xiàn)成的,苞谷正在磨。老何看他們正在準備,他又交代了一遍,‘磨好后,要用鹽水泡’。

  離開老吳家,把今天馬要吃的料帶回來了。老何叫妙青回去收拾行李,他說:‘其他東西不用帶,冬天天冷,把衣服都穿到身上,剩下幾件單衣,用布包了、放草料袋里。帶床薄被,墊在馬背上’。

  這次來了白云庵,不知還有沒有第二次,老何沒有其他事兒,就去找?guī)熖拕e,他走到院子里,見到妙惠,就對她說:‘來一次不容易,去看看師太,好回去回復(fù)妙常師父’。

  妙惠就領(lǐng)著老何到師太房里,見了面,師太說:‘我一晚上沒睡著,啊,觀音閣,真是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來了,這可救了我們’。

  老何說:‘今天早上的稀飯稀了一點,我看沒有幾粒米,我還對著碗照鏡子呢!,現(xiàn)在有錢買米了,還是稠一點吧!’。妙惠說:‘其實不少,那是化緣回來的飯,回鍋熬的粥,所以不稠,中午就好了,煮干飯,午后我們出家人不食,中午飯吃飽就行了。

  老何說:‘人家有的廟,午后也食’。妙惠說:‘佛門有宗有派,各宗又所不同,比如小乘那一派,他們還吃葷呢!,因為在水邊,或在草原,只有魚和肉,怎么辦?,信眾吃啥,出家人就吃啥。除了那些地方,還是要按戒律’。

  老何對師太說:‘苦了一兩年,現(xiàn)在好了,要吃飽,錢不夠,我夏天再來一趟’。師太連忙說:‘夠了,夠了’。

  妙惠嘆了一口氣,她說:‘哎,到時有難處,又要給你們添麻煩,如真有難處,到時再給你們寫信!’。老何說:‘寫貴州靖南縣陳家溝觀音閣收就行了’。

  提起妙青,老何說:‘妙青還是個小伢呢!’。她為什么這么小就遁入空門呀?,老何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理由。他感慨地說:‘才十二、三歲呢!’。

  妙惠馬上說:‘十三了!’。老何嘆息一聲說道:‘哎呀,這么小就出家了,就怕路上有人說,我拐賣人口呢!’。

  妙惠說:‘出家可不分老小,前朝有個皇帝,人都老了,他還想半路出家,大家都反對,最后他還不是遁入了空門,我們妙青…’。她看妙青在院子里,就叫她:‘妙青!’。

  妙青進來后,妙惠拉著她的手說:‘我們妙青和佛門有緣,她生下來就病歪歪的,一直到十歲,那年我們到她們那里去做佛事,妙青一見妙云,病就好了,走的時候,就哭鬧著,要跟妙云走,我們走了,她又病了,隔了一年,我們又去,又和去年一樣,她病好了,一定要跟妙云來白云庵出家。家里也沒辦法,就遂了她的心愿。來這里兩年了,就是身子弱一點,哦,悟姓高呢!’。

  這時外面來了一個師父,她說吳家送東西來了。妙惠忙問:‘來了幾個人?,拿了什么東西?’。師父說:‘來了一個男施主,押了兩挑擔子,下面放的米,上面是供品’。妙惠忙出去,到了前院,見是妙青的舅舅,忙上前去招呼:‘張施主來了’。

  張施主雙手合十,他把禮帽拿下,欠了一下身子說:‘今天家里有事兒,他們來不了了,叫我送來,香紙燭和一百斤米’。妙惠叫跟在后面的挑夫,把東西送到后院廂房去。妙惠對張施主說:‘請到師太那里喝茶’。

  妙青聽說家里送供品來了,就想回避。師太見她想走,就叫住她,師太說:‘妳明天就要走了,既然家里來了人,還是應(yīng)該去見一見’。

  張先生進了門,師太要起來,妙青忙去攙扶,她顫巍巍挪了一步,顫抖著說:‘來了’。張先生忙向前走了兩步說:‘師太不要起來,不要起來’。他就過去,扶著師太坐下。

  師太坐下后,就來介紹何先生,她說:‘這是貴州那邊來的何先生’。老何連忙補充:‘何青山’。妙惠就來介紹張先生,她說:‘這是妙青的舅舅,張先生’。張先生連忙補充:‘張德銘’。

  張德銘抱拳說:‘幸會幸會’,他問:‘何先生在哪里高就?。俊?。何青山說:‘種地’。張先生說:‘不像,不像’。老何說:‘種地可沒有像不像的’。張先生說:‘貴州遠呢!,特地來白云庵燒香拜佛?’。

  老何說:‘白云庵不大,但名聲大,廟不在小,有仙則靈呢!,進了山門,見到十多歲的妙青師父,著實吃了一驚,有這么小的師父,自愿皈依佛門,出家修行,真還沒有聽說過,可見這白云庵,香火興旺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