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曬書會的氣氛會被王沖這一下踩進深潭里,可當詩文辨賞環(huán)節(jié)開始后,大家的精神又漸漸提振起來。
宇文柏的詩,華麗精奇,眾人皆道一聲“巧”,隱有蘇氏風韻,真是詩如其人。鮮于萌的詩更讓人意外,婉約柔媚,竟把詩寫出了詞韻,讓人大跌眼鏡。
王沖也暗道人真是不可貌相,本以為這小黑臉就是沾著宇文柏的光,加塞到了華陽四神童里,沒想到是有真本事的。不過,這奔著柳永路子去的真本事,跟人拼起來,總覺得很是怪異。
范小石的文更引得在場人贊嘆不已,行文雄渾,立論如山,不愧有“小石”之稱。
華陽三神童的根底就此為眾人所知,確是出類拔萃,而其他神童雖然差了很多,水平也遠超年齡,其中那唐瑋也有不凡之處,未來必有出息。
相比之下,顧豐所招的成年生員,行文立論上稍比神童們老道,卻少了太多靈氣。而華陽縣學原本的生員就更不堪了,也就何廣治等區(qū)區(qū)兩三人勉強夠得上生員標準。
按理說,王沖也是生員,也該接受評比,可大家都下意識地忽略了他,不僅不把這個妖孽當生員看,甚至都不愿當作同類,瞄著他的目光都像是在看天外來客,倒讓王沖樂得輕松。
詩文辨賞結束時,亭閣中那些樂班姑娘嘩啦一下涌了出來,圍住她們各自中意的對象,請賜墨寶。大的圍官員名士,小的圍神童,同樣,王沖身邊冷冷清清。誰讓他既沒作詩也沒成文,就只顧得著噴呢。
瞧著宇文柏范小石等人被圍得密不透風,連鮮于萌都埋在鶯鶯燕燕中。王沖抹去心頭微微蕭瑟,心說還是趁此機會開溜,轉身就被一個嬌小身影攔住。
“八……姐兒?”
看著眼前這個嬌俏小姑娘,王沖不是很肯定,那時是一臉彩妝,現(xiàn)在卻是清麗如初荷,若不是那雙丹鳳眼,他還不敢出言確認。
“奴奴現(xiàn)在叫梁錦奴……”
脆脆嗓音很熟悉,果然是那個八姐兒,就是不像上一次那般活潑。
“得了花名?未來定是行首。”
王沖為這小姑娘感到高興,應該不會再被賣到寮子去了吧。
小丫頭眼簾眨著,嘴角微微動了幾下,再開口時,整個人洋溢著歡喜之氣:“這還是郎君所賜,奴奴以后定要作上廳行首!”
行首是對樂籍中出色人物的尊稱,而上廳則是指能夠擔綱大活動,尤其是官府所辦的大活動,由此有了“上廳行首”一稱。
王沖欣慰地道:“別說上廳行首,花魁都能爭得,我信你!”
籠在衣袖里的小拳頭握得緊緊的,小丫頭卻甜甜地笑著:“謝過郎君夸贊,求郎君賜墨寶……”
王沖應她的要求,寫下“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兩句,再留下名字,遞給小姑娘,嘴里還道:“小小年紀,怎地傷懷悲秋?多笑笑,來日方長哩?!?p> 聽到這話,眼角正盈盈生淚的小姑娘似乎聽懂了什么,發(fā)自心底的喜悅灌滿全身。王沖抬頭再看,就覺得這小姑娘臉上罩上了一層朦朦光彩,不由得微微失神。
“我不是蘿莉控……”
舉步向竹林外行去時,王沖還在暗自自責,剛才心思所動,讓他很不明白,難道對十來歲的小姑娘都起了心?不對,似乎是小姑娘有什么異樣心思。
怎么可能呢,才多大啊……
王沖搖頭失笑,接著心神又再一晃,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寫的時候沒注意,此時才記起下面幾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王沖愕然轉頭看去,卻見小小身影倚在亭閣邊,還在呆呆望著他。
“郎君,既已說好,奴奴就等著你……”
小姑娘低低自語著,將王沖所寫的那張紙小心翼翼地折起,揣進了懷中。
這個時代的小姑娘,都是這么早熟嗎?
還不知誤會了小姑娘的心思,王沖撓頭聳肩,再轉身舉步。男女之事,他還沒怎么多想,畢竟父親王彥中那道學先生還是個檻,得先把那檻踩倒,才說得上自由。
“沖哥哥!”
沒走兩步,兩聲合作一聲的脆呼又讓他呆住,就見道旁的花車里,兩張一模一樣的嬌顏正巧笑嫣然。
“鬼啊……”
王沖呲牙咧嘴地叫著,靠到了花車前,妹妹笑得前仰后合,姐姐卻是笑得更甜了。
“香蓮,玉蓮,是等不及了,要嫁給沖哥哥我為妾?”
王沖一邊喚著姐妹的名字,一邊心說,幸好那王沖沒給誰取名為金蓮。
妹妹玉蓮朝王沖扮鬼臉,姐姐香蓮收起笑臉,低頭修花,花剪咔嚓咔嚓動著,枝葉紛飛。
“為妾???”
背后又是兩聲并作一聲的驚呼,正是宇文柏和鮮于萌。
姐姐冷臉以對:“登徒子!”
妹妹嬌叱:“沖哥哥就是登徒子,跟沖哥哥來往的果然不是好人!”
不再理會后面那負手望天,故作瀟灑的宇文柏,以及笑意盈盈,諂意十足的鮮于萌,妹妹玉蓮遞過來一封信:“這是娘親給王夫子的信……”
果然有奸情……
王沖接過書信,心說自己這一家跟潘寡婦家,還真是糾纏不清。
“這是給沖哥哥送信的酬勞?!?p> 接著玉蓮再遞過來一束花,王沖正要接過,忽然想起之前宇文柏和鮮于萌朝手掌吹氣的情形。定睛一看,花枝上滿是刺。
毫不客氣地伸手捏住了玉蓮滑不留手的嫩臉蛋,一扯一擰,小姑娘哎呀驚呼,那束花安全到了王沖手里。
“男女授受不親!登徒子!壞人!”
玉蓮豎著眉頭喝罵,卻只知這幾個詞。
“這是兄長憐愛小妹,怎能罵兄長是壞人呢?”
王沖哈哈笑著,搖著花束,施施而去,總算報了被騙之仇。
“兄長?。俊?p> 后面的宇文柏和鮮于萌腦子已經不夠用了,這也變得太快了吧?
眼見白衣黑臉追著王沖而去,玉蓮揉著臉蛋,神色猶豫不定:“沖哥哥……到底是當沖哥哥好,還是當大哥好?”
香蓮手中喀嚓不停,冷冷地道:“這不是沖哥哥他自己能定的……”
玉蓮看向香蓮:“姐姐是說……”
香蓮臉色絲毫沒變:“也不是我們能定的?!?p> 曬書會結束,余韻正向整個成都府擴散,華陽縣學之事正朝著預定的方向變化。
許光凝和盧彥達先后傳遞了會盡快到縣學視事的信號,王沖和華陽神童的表現(xiàn),讓他們很現(xiàn)實地調整了自己的應對,將華陽縣學當作可以為自己增光添彩的政績。至于開初那些算計,需要丟開時,必然會丟得格外爽快,這也官居高位者的行事準則。
而在此事中一身當先的王沖,卻發(fā)現(xiàn)自己給自己挖了大坑,未來該作什么,已不由他自己決定。
“待我回書,由你擇時送去潘家。”
王彥中對潘寡婦的信沒有什么激烈反應,可王沖卻知,這爹定是心頭翻騰不止。信他已偷看過,潘寡婦的字娟秀柔和,溫婉雅致的婦人形象自這字跡間躍然而出。信的內容貌似沒什么特別的,就是代潘老爺子道歉。說之前入贅之事,是老爺子意氣所為,她本人毫不知情。再關切王沖的情況,希望王沖有時間能帶著虎兒瓶兒去潘家作客。
可問題是,從頭到尾,潘寡婦都以“王兄”稱呼王彥中,這稱呼就大有玄機了。
“那婆娘……哼!”
王沖小心地試探,王彥中的反應是如往常那般罵著,再將信小心地收了起來。
“知行論,你膽子也真夠大的……”
接著王彥中轉開了話題,批判起王沖在曬書會上的表現(xiàn)。
“連性命道德都沒學通,就敢妄言知行,那些人不過是被你擺的架勢哄住了,真有人要窮究你的根底,我王彥中這張臉怕要被你丟盡!”
王沖在曬書會上本就有所感覺,忍著沒把知行合一丟出去。而王彥中一頓訓斥,讓他如撥云見霧,總算明白了個通透。
就學問而言,知行論只是“果”這一層,在知行論之上,還有一連串的“因”,簡單說,對性命道德有什么論定,才在知行上有什么論定。
儒家所稱的“性命道德”,統(tǒng)括了一系列自哲學層面而下的問題。
“性”是追問人之根本屬性,“性善性惡論”就出自于此。而“命”則是追問人之最終歸屬,比如大家都談“天命”,就是說人最終是歸于上天,由上天而決的。與之相對的是“人事”,“知天命,盡人事”,這是“命論”主流?!暗赖隆眲t是基于性命,而對儒家所倡之道,在德這個層面的發(fā)揚。
“漢唐儒士,本拘于訓詁,唯知循圣人意,行圣人行。韓昌黎著《原道》,創(chuàng)立‘道統(tǒng)’,再著《原性》,談性之三品,方有發(fā)揮……”
王彥中對王沖講起了儒學的唐宋之變,盡管對儒學沒什么興趣,可為了對付以后可能究問自己根底的挑戰(zhàn),王沖也不得不硬著頭皮聽下去,這一聽,就沉迷于其中了。
原來儒家,并非是自董仲舒開始,就占據了學術制高點,而是經過了漫長而復雜的演變,而此時的宋朝,是完成如此演變最重要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