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魯國風云

第658章 七十二賢之高柴(1)

春秋魯國風云 千里草人 2216 2024-07-13 06:00:00

  仲由和高柴都被舉薦為衛(wèi)國大夫,兩人都很忙。

  仲由以孔氏家宰的身份,忙著幫孔圉操練兵馬。而高柴則作為衛(wèi)國士師,常常奔走于朝堂、司理衙門以及案發(fā)第一線等地,忙得不亦樂乎。

  這一天,仲由前來向孔子問安??鬃雍芨吲d,仲由見到端木賜、顏回、顏刻、司馬牛等眾師兄弟,自然心情愉快。

  那就喝一個吧。

  喝的,是茶,不是酒。

  孔子高徒燕伋從秦國帶來的秦酒早就晚完了。說實在的,關于酒量,眾師兄弟中誰都喝不過孔子,孔子曾經(jīng)在弟子們面前展示過什么叫酒量。

  后世宋朝時有一個叫武松的官差人,聽說能一口氣喝景陽崗的十八碗酒,喝了還能打老虎,貌似酒量好得不要不要的。

  但在山東老鄉(xiāng)孔子面前論酒量,武松估計是不敢吱聲的。

  據(jù)說,孔子飲酒如飲水,真正的千杯不倒,永不曾醉!

  只是,酒這東西很貴重。而孔子在很多時候,可謂是窮困潦倒。別看他現(xiàn)在衛(wèi)國享受著優(yōu)厚的年薪,但這是不穩(wěn)定的。

  除非真正加入衛(wèi)國國籍,但那個時候沒這個概念。而且,孔子遲早是要回魯國的。

  大家一起喝著茶,聊著天。

  顏回笑道:“子路一到衛(wèi)國就擔任了衛(wèi)國大夫,祝賀祝賀,想不到我們這些師兄弟中,這個官緣還得數(shù)子路你啊?!?p>  仲由有點不好意思,顏回所言沒錯。想當年,孔子在魯國擔任大司寇時,仲由就擔任了季氏家宰。如今又以衛(wèi)國大夫的身份擔任了衛(wèi)國執(zhí)政上卿孔氏家宰,這確實是要職。

  不過,仲由想到了高柴,忙擺擺手道:“其實我們這些師兄弟中,論當官,還得數(shù)子高,他已經(jīng)四次當官了。

  而我就擔任過家宰而已,只能算是人家的家臣,而不能算是國家的官吏?!?p>  子高是高柴的字,當時的稱謂習慣是自稱名,人稱字。

  高柴由于工作實在太忙,所以沒有與仲由一起看望老師,這反倒讓大家都在背后放開議論高柴起來。

  話題是仲由先提起來的,因為仲由與高柴兩人在同門師兄中算是死黨。

  孔子在魯國從政時,許多弟子都被三桓看中而聘為家臣,仲由就被季氏看中擔任了季氏家宰。

  仲由知道高柴的才能,而季氏許多城邑正需要邑宰,所以仲由就舉薦了高柴。

  當時孔子知道后很不高興,他認為高柴這個人看上去就是很愚笨的樣子,整個就呆子,不夠機靈。

  而邑宰這樣的地方行政長官,不但需要智慧,而且需要情商,為人處世要靈活多變。

  當時,孔子對仲由連連搖頭,道:“子路啊子路,子高的學識還不夠當一名邑宰的,你卻向季氏推薦他,這豈不是在害子高么?”

  仲由張著嘴,不服道:“這怎么是害人家呢?學識不夠,完全可以邊實踐邊學習嘛。

  夫子您不是說,要重視實踐,強調(diào)身體力行,所以完全沒必要先把書讀透了再去當官嘛。”

  在仲由看來,無論是魯國上下,還是列國諸侯,許多當官的,哪里有什么知識?還不是照樣當著官?

  學而優(yōu)則仕?算了吧,應該是生而優(yōu)則仕!

  至少學問,一邊當官一邊可以積累嘛。

  孔子氣得連連跺腳,差點一巴掌朝仲由掄過去。

  當然,那個年代君子動口不動手,孔子最終是對仲由大聲訓斥道:“子路!你太過分了知道不?尖嘴利牙,強詞奪理,紅口狡辯,我平生最恨這種人!”

  在孔子看來,當官不同于一般工作,那可是要治理民眾的。如果沒有相當?shù)闹握?,那就有可能害了百姓?p>  但是,季孫斯已經(jīng)召見了高柴,一番面試下來,對高柴非常滿意。

  孔子也知道高柴即將赴費邑擔任邑宰,所以盡管內(nèi)心不樂意,但也無可奈何。

  仲由表面上對孔子的話挺在意的,表示自己一定會關照好高柴的,但在內(nèi)心里對孔子剛才所言一百個否定:

  子高,厲害著哩!老師你不要看他個子矮小就看不起他,你只是不了解他罷了。

  是的,孔子對高柴可能是不了解,至少那個時候是不了解的。孔子甚至評價高柴,說他“愚鈍”。

  而高柴的個頭也確實矮小,因為史載“長不滿五尺”。

  不滿五尺,按現(xiàn)代三尺為一米算,不滿五尺的男人很正常嘛,約一米六七了!

  但在古代,這個一尺應該是遠不及現(xiàn)代的一尺的。如在商代,一尺合今16.95厘米,十尺為一丈,故當時一般的男子約一丈,故有“丈夫”之稱。

  到了大周王朝,一尺約等于23.1厘米!不滿五尺的高柴,意味著1.2米都不到的身高!這個......應該叫侏儒了吧?

  但是,濃縮的全是滿滿的精華!

  高柴在擔任季氏家臣的那段日子里,展現(xiàn)了超強的治理能力。他崇尚尊老孝親,推行禮教文化,其治下百姓對他無不心悅誠服。

  在極短時期內(nèi),高柴就將季氏重鎮(zhèn)費邑給治理得井井有條,讓當時的季孫斯非常滿意。

  后來,高柴又先后擔任了郕邑和武城這兩個城邑的邑宰,高柴都干得非常不錯,其超群的治政能力讓孔子不得不服。

  有意思的是,郕邑并非季氏食邑,而是孟氏食邑。

  高柴之所以從季氏家跳槽到孟氏家,并非是在季氏家里干不下去了,而是因為高柴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將季氏的費邑給治理得秩序井然,這讓孟氏非常眼饞。

  要知道,當時的孟氏宗主正是仲孫何忌,說起來他也算是高柴的同門師兄。

  于是,在仲孫何忌的要求下,魯國執(zhí)政上卿季孫斯勉強同意讓高柴去幫一幫孟氏,具體的工作是治理郕邑。

  但僅僅是借調(diào),以后要還的。

  當時的郕邑,完全禮崩樂壞的模樣。

  但高柴的名聲已經(jīng)很響亮了,而其最響的那一個名聲,就是他的孝悌風范。

  據(jù)說,高柴父親去世后,高柴居然泣血三年!

  乍一見此句,筆者也嚇了一大跳,應該是哭出血來才叫泣血吧?

  人之哀極,是有可能泣血的。但要泣個三年,這個人應該是要泣去見列祖列宗了。

  不要擔心,高柴確實是泣血三年,但他非但沒有泣出毛病來,后來還活到了128歲,真正的高壽者!

  泣血,意指無聲的哭泣。高柴為父親守喪,無聲哭泣三年,這是非常人可做到的。

  所以,高柴以孝著稱,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評價。

  但由于高柴生來個頭矮小,故說話行事非常低調(diào),從不與人爭先,給人的感覺就是過于老實迂腐。

  所以,孔子曾經(jīng)評價過高柴:“愚?!?p>  但高柴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這個愚,不是愚蠢的愚,而是大智若愚的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