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閑聊南唐三主

第三節(jié) 佞佛猜忌弒忠良

閑聊南唐三主 肖堯 5513 2012-02-17 14:38:31

  宋開寶三年(970年)七月二十七日,南唐中書侍郎(中書省的副官)韓熙載去世,時年69歲。謚曰“文靖”。葬梅頤嶺(即東晉時的梅崗,又稱梅嶺崗、石子崗,今南京雨花臺附近)原東晉大臣謝安原葬墓旁。

當(dāng)初,南唐國主李煜因韓熙載竭盡忠誠能夠直言,準(zhǔn)備任用為宰相,但韓熙載放任情欲拋棄禮教,妓妾成群、放浪不羈,李煜因此感到為難。不久他被彈劾,貶為右庶子,是南都分司之官。韓熙載于是全部趕走歌妓,準(zhǔn)備單人乘車上路,并且上表章請求哀憐,李煜大喜,留下他(以為他浪子回頭,改過自新了),不久恢復(fù)他原來職位。以后,那些歌妓漸漸重新返回,李煜說:“我也無可奈何了!”到他去世,李煜感嘆道:“我終究不能得到韓熙載做宰相?。 庇谑怯H筆書寫詔書追贈韓熙載為平章事。韓熙載家中沒有多余財產(chǎn),棺材衣被,都是李煜所賜的。

【按:韓熙載(902—970年),字叔言,北海(今山東WF)人,后唐同光進士。韓熙載博學(xué),善文,史稱“制誥典雅,有元和之風(fēng)?!保?,與徐鉉齊名。性格放蕩蓄有愛妓王屋山。據(jù)史書記載:王屋山俊慧異常,能歌善舞。韓熙載嘗自擊鼓,讓屋山舞“六幺”(唐代有名的大曲之一),以此為樂?!?p> 早年,韓熙載曾經(jīng)對李穀(后周司空)說:“如果江東用我做宰相,我一定可以長驅(qū)直取中原!”李穀說:“如果中原用我做宰相,我取江南就像囊中取物一樣簡單!”

韓熙載之所以被貶為右庶子,除了因為他縱情和放浪形骸以外,李煜還擔(dān)心他另有所圖。為了了解真相,李煜于是派畫家顧閎(hóng)中潛入韓熙載家,將熙載夜宴生活的情況全部繪制下來,以供他本人審視,這幅畫就叫《韓熙載夜宴圖》。后來,這幅畫成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李煜看了顧閎中的畫以后,對韓熙載的戒心消除了許多,使韓熙載得以善終。

八月,南唐李煜又寫信勸喻劉钅長歸附中原(兩年前,李煜奉趙匡胤之命曾經(jīng)給劉钅長寫過信,讓他將湖南舊地獻來,劉钅長不聽),派遣給事中龔慎義前往出使。劉钅長看到李煜的書信大為惱怒,就囚禁了龔慎義,并讓郵驛送信回答李煜,出言極為不遜。李煜將書信轉(zhuǎn)呈給宋帝趙匡胤,趙匡胤決定攻取南漢。

九月初一,趙匡胤任命潭州防御使潘美為賀州道兵馬行營都部署,朗州團練使鄴人尹崇珂為副都部署,道州刺史王繼勛為行營馬軍都監(jiān),同時派遣使者征發(fā)各州軍隊趕赴賀州(今廣西賀縣)城下,進攻南漢。

很快潘美等部就攻克了南漢的富州(今廣西昭平)。此時,南漢過去的將領(lǐng)大多因為讒言而死,國君宗室也被殺滅將盡,掌握軍隊的只有幾幫宦官。城墻、護城河都裝修成宮殿館舍、水池沼塘,樓船戰(zhàn)艦、武器鎧甲,都腐爛敗壞而不加整治。等到宋軍抵達白霞(今廣西鐘山西),賀州刺史陳守忠派遣使者告急,南漢朝廷內(nèi)外震驚恐懼,南漢后主派遣龔澄樞乘坐驛站車馬兼程趕往賀州宣旨慰勞。十五日,宋軍包圍賀州。二十日,攻克賀州。

十二月,潘美等部長驅(qū)直入到達南漢韶州(今廣東韶關(guān))。南漢都統(tǒng)李乘渥率領(lǐng)十幾萬軍隊屯駐在蓬華峰下,訓(xùn)練大象布陣。潘美命令弓箭手全力射象,結(jié)果南漢軍大敗。

就在這時,南唐南都留守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林仁肇秘密上表章李煜,說:“淮南各州,守衛(wèi)士兵各部都不超過千人,宋朝前些年滅亡蜀國,如今又要攻取嶺南,往返路途幾千里,軍隊疲憊困乏。希望撥給臣下幾萬軍隊,從壽春渡江北上,直接占據(jù)正陽(今河南駐馬店),利用思念舊朝的百姓,可以收復(fù)南唐長江以北舊日的國土。他們即使前來救援,臣下占據(jù)淮河與之對壘而抵御援兵,他們勢必不能與我軍抗衡。舉兵之日,請向宋朝通報說臣下領(lǐng)兵外逃叛變。這樣,事情成功國家享受好處,事情失敗就誅滅臣下全家,以此表明陛下對宋朝并無二心。”李煜害怕不敢聽從。

宋開寶四年(971年)二月初五,宋軍到達白田((廣東廣州市郊),南漢后主劉钅長穿著白色服裝出城投降。南漢亡。

四月,南唐齊王李景達卒。國主李煜派遣他的弟弟吉王李從謙前來入朝(汴京,今河南開封)進貢。

十月,李煜聽說宋帝趙匡胤滅了南漢國,屯兵于漢陽(今湖北武漢),心中大懼。

十一月初一,李煜又派遣他的弟弟、太尉、中書令、鄭王李從善前來朝見進貢。于是開始去掉唐國號,改國君印章文字為“江南國主印”,賜予詔書時李煜請求直呼其名,趙匡胤準(zhǔn)從。

【按:趙匡胤終于準(zhǔn)從在賜予李煜詔書時“直呼其名”。同時,對李從善表面上賜官給舍,實則將他留下作為人質(zhì)?!?p> 這時,有商人來告,宋軍子荊南(今湖北荊州)建造戰(zhàn)艦,請南唐主派人秘密前往焚燒,李煜懼怕,不敢聽從。

在這之前,李煜用50000兩銀子饋贈宋朝宰相趙普(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傳世名言),趙普向趙匡胤報告,趙匡胤說:“這不可不接受,只要用書信答謝,稍許賄賂他的使者就可以了。”趙普磕頭推辭,趙匡胤說:“大國的體制,不可以自己來削弱,應(yīng)當(dāng)讓別國無法猜測?!奔爸晾顝纳迫氤P見,趙匡胤除通常饋贈之外,秘密奉送銀子如同饋贈趙普的數(shù)量。李煜和大臣聽說此事,全都震動驚駭,佩服趙匡胤宏偉的氣度。

這年冬,宋軍在荊南(今湖北荊州)建造戰(zhàn)艦,南唐商人發(fā)現(xiàn)后,“上密事,請(李煜派兵)往江陵竊燒皇朝(北宋)戰(zhàn)艦,國主(李煜)懼事泄,不聽,商人遁去。”

十二月,李煜任命湯悅(殷崇義)為司空,領(lǐng)判三司、尚書都省。

宋開寶五年(972年)二月,宋帝趙匡胤平定廣南以后,逐漸準(zhǔn)備謀取江南,因鄭王李從善入朝進貢,趙匡胤將他扣留。李煜大為恐懼,當(dāng)月就開始降低各種制度的規(guī)格,將已封王的諸弟降封為公,李從善為楚國公、李從鎰為江國公、李從遣為鄂國公。又親自脫下龍衣?lián)Q紫袍(三品以上官服)接見宋朝使臣,執(zhí)藩臣禮數(shù)。將令(王言稱“令”)稱為教(公侯言稱“教”),將中書省、門下省改為左內(nèi)史府、右內(nèi)史府,尚書省改為司會府,御史臺為司憲府,翰林為文館,樞密院為光政院。其余的官屬名稱,大多都有所更改,宮殿屋脊兩端的鴟吻(chīwěn,是龍的兒子,置于房頂上以避火災(zāi))全部拆除(想以此來表示對大宋朝廷的尊重)。

【按:南唐是在楊吳國西都(今南京)立國建都的。當(dāng)時的皇宮的位置大約就建在今南京內(nèi)橋(南唐皇宮里的虹橋)以北洪武路一帶。今內(nèi)橋至中華門的中華路,就是南唐皇宮門前的御道。

南宋周應(yīng)合《景定建康志》記載:“(城墻)周二十五里四十四步,上闊二丈五尺,下闊三丈五尺,高二丈五尺,內(nèi)臥羊城,城闊四丈一尺。”如按宋代每尺約相當(dāng)于今天的30.72厘米折算下來,南唐都城周長大約是28里。在都城的四周,掘有護城河。西面、南面的護城河就是今天的外秦淮河,直接通到長江。東面的護城河,南接外秦淮河,經(jīng)雨花門向北,與青溪相連。北面的護城河,東連青溪,經(jīng)今天的太平橋、浮橋、通賢橋、北門橋,向西順乾河沿,沿五臺山北麓,入烏龍?zhí)?,西出匯入外秦淮河。

南唐都城形狀大致呈長方形,共有城門8座:南面有城門一座,稱作南門;東面有城門兩座,稱東門、上水門;西面有城門4座,稱作西門、柵寨門、龍光門、下水門;北向有城門1座,稱作玄武門。其中上水門、柵寨門、下水門這3座城門為水門,其余5座為陸門。

南唐宮城,又稱子城、牙城。位于都城的中部偏北。其前身是徐知誥(先主李昪)為昇州刺史時的府治。宮城內(nèi)建有崇德宮、避暑宮、清暉殿,以及百尺樓、紅羅亭、飲香亭等建筑。其中清暉殿后面的“澄心堂”最為著名,是李煜藏書著述之地,也是進行重要國是謀劃的場所?!?p> 閏月初三,趙匡胤任命江南進奉使李從善為泰寧節(jié)度使,在京城賜給宅第。李煜雖然表面表示畏懼歸服,尊用諸侯對天子的禮節(jié),但內(nèi)部實際在修繕武器裝備,暗中謀劃攻守之計。趙匡胤讓李從善致信李煜,示意他進京入朝,李煜不聽從(李煜十分清楚,他一旦進入宋朝就回不來了),只是增加每年的進貢而已。

南都(今江西南昌)留守兼侍中林仁肇有威名,此人體魄雄健,驍勇善射(人稱“林虎子”)。宋朝廷忌憚他,就秘密派人畫林仁肇的像,掛在另設(shè)的房間,故意帶領(lǐng)南唐的使者觀看,問是什么人。使者說:“是林仁肇啊?!彼纬賳T說:“林仁肇準(zhǔn)備前來投降,先拿這幅畫像作為信物?!庇种钢罩目宛^說:“將要把這座房子賜給林仁肇?!崩铎喜恢肋@是宋朝廷使的反間計,于是用毒酒殺死了林仁肇。陳喬(吏部侍郎、翰林學(xué)士、承旨門下侍郎兼光政院輔政)嘆息說:“國家形勢已經(jīng)到了如此地步,卻殺害忠臣,我不知道自己的歸宿之處了?!?p> 宋開寶六年(973年)四月十七日,趙匡胤派遣翰林學(xué)士盧多遜為江南生辰國(國主生日慶典賀使)信使。盧多遜到達江南,博得李煜的歡心。及至返回,船停泊在宣化口(今南京長江水域),派人告訴李煜說:“朝廷重新修訂天下的地圖,史館獨缺江東(南唐國)各州,希望從每州各求一份帶回去。”李煜趕緊命人謄錄各州輿圖給他。于是江南(南唐國)19個州的地形,駐軍防衛(wèi)的道路遠近,百姓戶口的人數(shù)多少,盧多遜全部獲得詳情,回歸京城,馬上進言說江南衰弱可以攻取的情況。趙匡胤贊賞他的謀略,開始有意要重用他。

在這之前,江南出現(xiàn)饑荒,趙匡胤詔諭國主李煜,借給船只運送湖南的米麥來賑濟。二十七日,李煜派遣使者進奉貢品感謝恩德。

九月十九日,趙匡胤冊封皇弟、開封府尹趙光義為晉王。二十二日,趙匡胤詔令,趙光義班位(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在宰相之上。

南唐國內(nèi)史舍人潘佑曾經(jīng)對李煜說:“富國的根本,在于注重農(nóng)耕養(yǎng)蠶?!币蚨埱蠡謴?fù)井田制的古法,嚴(yán)厲抑制兼并。推薦衛(wèi)尉卿(掌宮門屯兵)李平判司農(nóng)寺(掌管農(nóng)業(yè)的主官)。李煜一向仰慕古代治國之法,全部準(zhǔn)從潘佑的建議。李平急于成功,實施設(shè)置不循序漸進,人民不認(rèn)為便利,李煜也內(nèi)心后悔,罷免了李平。潘佑7次上疏仍不停止,并且請求返歸田舍,李煜任命潘佑專門修撰國史,撤銷其他全部職務(wù)。

十月初二,潘佑又上疏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俺枷氯涨跋嗬^奏上表章,總共數(shù)萬言,話說光了,理講盡了,忠正邪惡洞察分明。陛下極力庇護奸邪大臣,曲意寬容諂媚小人,從而使國家氣息奄奄,如同太陽接近黃昏。古代有夏桀(夏朝末代君主)、商紂(商朝末代君主)、孫皓(東吳末代君主),國破家亡,罪孽由自己造作,尚且被千古后人所嗤笑。如今陛下取法奸邪小人,敗亂國家,這樣看來陛下為國君,比夏桀、商紂、孫皓差遠了。臣下無法與奸臣相處,侍奉亡國的君主,希望賜予誅殺來告謝朝廷內(nèi)外。”李煜大為惱怒。

李煜懷疑潘佑的狂妄乖剩,由于李平激發(fā),忌恨的人乘機用2人違法祭祀鬼神的事中傷,于是先逮捕李平關(guān)進大理獄,然后逮捕潘佑。潘佑立即自殺,李平也在獄中吊死。李煜不久對左右侍臣說:“我誅殺潘佑是不得已啊?!?p> 李煜非常相信佛教,重文佞佛,酷信浮屠法。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有鐘隱、鐘山隱士、鐘峰隱者、鐘峰隱居、鐘峰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號。這些名號都與他的佛教信仰密切相關(guān)。就連他婉約的詞風(fēng),也與他的心信仰有很大關(guān)系,其中不乏佛語的味道?!袄钪骱脮裣呻[遁之詞”(蘇軾《東坡全集?跋李后主“開元樂”詞》)。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薄叭松詈藓文苊?,銷魂獨我情何限?!薄笆朗侣S流水,算來一夢浮生?!薄稗D(zhuǎn)燭飄蓬一夢歸”等。

其實,李煜信佛是有歷史淵源的,其曾祖李榮就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埃ɡ睿s性謹(jǐn)厚,喜從浮屠游,多晦跡精舍,時號李道者”(陸游《南唐書》);其祖李昪從小流浪,曾一度棲身濠州寺廟為小沙彌;其父李璟繼承了李昪的衣缽,即位后便下詔,將他原先讀書的地方施舍給寺院,并進行擴建,命名為“開先寺”。陸游《南唐書》載:“元宗、后主皆酷好浮屠,群臣化之,政事日弛”。

李煜即位后,“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早在在宋乾德二年(964年),李煜就拿出宮中的金銀錢幣招募人當(dāng)僧侶,當(dāng)時都城(今南京城)里的僧侶達到了萬人,全部仰仗官府供養(yǎng)。李煜退朝以后,和皇后“頂僧伽帽。服袈裟,課誦佛經(jīng)”,行拜下跪,以至于手上腳上甚至額頭上都長出了肉繭。僧尼犯奸淫,不依法制裁,“命禮佛百而舍之”(命令向佛祖行禮而赦免他)。他還取了“蓮峰居士”等佛號,于宮中建永慕宮,又于苑中建靜德僧寺,鐘山亦建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處),御筆題為:報慈道場。日供千僧,所費皆后宮玩用。又請于牛頭山造寺千余間,聚徒千人。日給盛饌(zhuàn)。李煜如此崇佛、信佛、迷佛、拜佛、甚至佞佛,以至于當(dāng)了亡國奴以后,接見舊臣徐鉉時也是“紗帽道服而出”,其虔誠之心可見一斑。

當(dāng)時,趙匡胤聽說南唐主李煜迷惑于佛教,就選派一個年輕而有口才的人,南下渡江謁見南唐國主李煜,談?wù)撔悦f,李煜十分信從,稱“小長老”為一佛出世,從此不再將治理國家守衛(wèi)邊疆放在心上(這也是趙匡胤奪取南唐的計策之一)。

后來,金陵受圍,李煜召小長老求助。小長老說:“北兵(宋軍)雖強,豈,能當(dāng)我佛力?!钡浅且击?,圍城之師為小卻。李煜真以為佛力。合掌嘆異,厚賜之。下令軍民,皆誦救苦菩薩,聲如江濤。未幾,梯沖環(huán)城,矢石亂下如雨,倉皇復(fù)召小長老,稱疾不至,始悟其奸,殺之”。

宋開寶七年(974年)五月,李煜天性友善,因為弟弟李從善被趙匡胤扣留,悲傷思念不止,一年四季的宴會全部被取消,撰作《卻登高文》來表達心意。于是派遣常州刺史陸昭符入朝進貢,奉呈親筆奏疏請求讓李從善返回國中,趙匡胤不準(zhǔn)許,又出示李煜的奏疏給李從善看,慰問安撫他。六月初七,趙匡胤封李從善母親凌氏為吳國太夫人。

【按:大宋皇帝趙匡胤早就覬覦南唐這片國土了,對李煜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他都十分了解,因此先使用“反間計”毀了林仁肇,現(xiàn)在又使用“拉攏腐蝕計”,暗示李煜只要獻出江南,朝廷將虛位以待,優(yōu)禮有加?!?p> 七月,盧多遜回國后,李煜知道趙匡胤有南下征伐的意圖,派遣使者希望接受(南唐國主的)冊封,趙匡胤不答應(yīng),于是又派遣閤(hé,簡寫)門使(掌供奉乘輿,朝會游幸,大宴引贊等)梁迥出使南唐國。梁迥交談中問李煜說:“朝廷如今有柴燎祭天的大禮,國主何不前來助祭!”李煜支支吾吾不作回答。梁迥返回稟報,趙匡胤開始下決心討伐南唐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